[实用新型]一种多芯组瓷介电容器引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9048.0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6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云;赵知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宏达陶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8 | 分类号: | H01G4/228;H01G4/232;H01G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吴志勇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芯组瓷介 电容器 引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子元器件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多芯组瓷介电容器引线,属电子器件附件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瓷介电容器就是用陶瓷作为电介质,在陶瓷基体两面喷涂银层,然后经低温烧成银质薄膜作极板而制成的电容器。它的外形以片式居多,也有管形、圆形等形状。瓷介电容器因体积小、高频特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得到广泛使用,随着电子设备向高频方向发展,设计师们都喜欢选择使用具有优良的高频特性的瓷介电容器,但瓷介电容器由于容量做不大,而使得在使用上受到限制。为解决此类问题,本专利申请人研制了一种多芯组瓷介电容器并获得专利授权,这种多芯组瓷介电容器由两只或两只以上的片式瓷介电容器芯片并联组成,瓷介电容器芯片并联时采用垂直方式与引线连接,瓷介电容器芯片并联后的两端由引线引出,瓷介电容器芯片全部由环氧树脂包裹在面里。为实现这种多芯组瓷介电容器大规模批量化生产,需要大量用于该种多芯组瓷介电容器的引线,但是现有的瓷介电容器的引线制作只是采用一些简单的手动工具来制作,制作效率不高,尤其是所制作出来的引线体积比小,满足不了多芯组瓷介电容器的引线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此进一步加以改进。
通过检索没发现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技术的专利文献报道,与本实用新型有一定关系的专利和论文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专利号为CN201410549915,名称为“一种低压电容器引线制作工具”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引线制作模具,一端伸缩槽钢(1)和另一端伸缩槽钢(4)分别活动连接在槽钢(8)的两端的槽内;或一端伸缩槽钢(1)和另一端伸缩槽钢(4)的凹槽(5)分别活动连接在槽钢(8)两端的外部面上,在橡胶压块(2)的下端面设有向上凹槽(3),所述橡胶压块(2)扣在槽钢(8)的中部,由橡胶压块(2)的向上凹槽(3)和槽钢(8)的内槽底面形成引线(11)的夹持;本实用新型利用一端伸缩槽钢、另一端伸缩槽钢与槽钢的伸缩连接结构,可实现引线的规范制作。
2、专利号为CN201220716101,名称为“一种金属化膜电容器的引线焊接结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化膜电容器的引线焊接结构,本引线焊接结构包括圆形引线,其特征在于:上述圆形引线上具有一个扁平焊接部。由于本引线焊接结构的圆形引线上具有一个扁平焊接部,所以,通过圆形引线的扁平焊接部,能够方便快捷地将圆形引线焊接在芯子的端面上,并且,上述扁平焊接部与芯子端面的接触面积大,因此,本引线焊接结构的焊接接触面积大、焊点牢固,从而提高了金属化膜电容器的通电流能力和可靠性。
3、专利号为CN201220717558,名称为“一种金属化膜电容器的引线结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化膜电容器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耳。当两端焊接有引线的芯子放入壳体内时,引线上的定位耳便会与壳体内壁上的引线卡位槽定位配合,从而防止芯子在壳体内发生前后或左右移动,这样,芯子便能够方便快捷地安放、定位在壳体内,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引线上定位耳的位置和壳体内壁上引线卡位槽的位置均是预先设定好的,所以,通过引线上定位耳与壳体内壁上引线卡位槽的定位配合,从而提高了金属化膜电容器其芯子位置的定位准确性,最终使芯子设置在壳体的中心位置处。
上述这些专利虽然都涉及到电容器的引线结构,也提出了一些结构性的改进,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电容器的引线的制作方式,都还是存在前面所述的不足,尤其是在如何提高多芯组瓷介电容器引线的体积比方面没有很好解决,因此仍有待进一步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瓷介电容器引线制作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多芯组瓷介电容器引线,该多芯组瓷介电容器引线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引线的制作效率,尤其是提高多芯组瓷介电容器引线的体积比方面有较大的改进,有效地解决了多芯组瓷介电容器引线的需求。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芯组瓷介电容器的引线,包括上引线和下引线,所述的上引线和下引线都为片状结构的引线,上引线和下引线外形为“Z”字形,且上引线和下引线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弯曲,使两半引线的弯折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引线和下引线分别向上或下两个方向弯曲,每一次弯曲的角度为85°~90°。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引线和下引线表面分别镀有金属镀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镀层为纯锡层或铅锡层,镀层的厚度在5um~3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宏达陶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宏达陶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9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级电容模组安装支架
- 下一篇:用于特高压线路融冰的24脉波双器身整流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