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致冷器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1059.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6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新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F25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致冷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致冷器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致冷器控温电路中,经常使用继电器控制半导体致冷器的温度,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只有10万次,在连续使用的场合,继电器很快就会失效,而且继电器响应速度慢,不能在半导体致冷器精密控温电路中使用。功率MOS管具有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特点,使用功率MOS管驱动半导体致冷器,可以实现半导体致冷器致冷温度的精密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致冷器驱动电路,用于解决半导体致冷器致冷温度精密控制的驱动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如下:一种半导体致冷器驱动电路,包括光电池的控制驱动电路,驱动MOS管的光电池电路,驱动半导体致冷器的MOS管电路和半导体致冷电路。
光电池的控制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晶体三极管,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控制电压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晶体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晶体三极管发射极连接,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电源V+连接。
驱动MOS管的光电池电路包括光电池,二极管和第四电阻,光电池的第一脚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光电池的第二脚与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并接地,光电池的第五脚与MOS管栅极、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光电池的第八脚与MOS管源极、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半导体致冷器的一端连接。
驱动半导体致冷器的MOS管电路包括功率MOS管,MOS管栅极与光电池的第五脚、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MOS管漏极与电源VL连接,MOS管源极与光电池的第八脚、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半导体致冷器的一端连接。
半导体致冷电路包括半导体致冷器和第五电阻,半导体致冷器的一端与MOS管源极、光电池的第八脚、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半导体致冷器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使用光电池驱动功率MOS管可以实现控制电路与执行电路的隔离,提高了控温精度,光电池可以输出较高的电压驱动功率MOS管,简化了MOS管驱动电路,同时温控电路可以长期连续工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导体致冷器驱动电路的实施例1电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半导体致冷器驱动电路的实施例1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半导体致冷器驱动电路,包括光电池的控制驱动电路,驱动MOS管的光电池电路,驱动半导体致冷器的MOS管电路和半导体致冷器。
光电池的控制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晶体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控制电压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晶体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晶体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连接。
驱动MOS管的光电池电路包括光电池U1,二极管D1和第四电阻R4,光电池U1的第一脚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光电池U1的第二脚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并接地,光电池U1的第五脚与MOS管Q2栅极、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光电池U1的第八脚与MOS管Q2源极、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半导体致冷器ZLQ的一端连接。
驱动半导体致冷器的MOS管电路包括功率MOS管Q2,MOS管Q2栅极与光电池U1的第五脚、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MOS管Q2漏极与电源VL连接,MOS管Q2源极与光电池U1的第八脚、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半导体致冷器ZLQ的一端连接。
半导体致冷电路包括半导体致冷器ZLQ和第五电阻R5,半导体致冷器ZLQ的一端与MOS管Q2源极、光电池U1的第八脚、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半导体致冷器ZLQ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电阻R1的阻值大小为1千欧,第二电阻R2的阻值大小为430千欧,第三电阻R3的阻值大小为430欧,第四电阻R4的阻值大小为10兆欧,第五电阻R5的阻值大小为0.1欧,二极管D1为1N4148二极管,晶体三极管Q1采用S9013,功率MOS管Q2采用IRFP044,光电池U1采用LH1262,输出电压14V的光电池,半导体致冷器ZLQ为三级致冷,最大致冷电流为1A,控制电路供电电源V+为12V,制冷电源VL为7V。
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致冷器驱动电路,采用分立电子元器件搭建,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三极管Q1组成光电池驱动电路,控制信号VK为高电平时,该驱动电路为光电池提供10毫安的驱动电流,激活光电池,光电池输出电压为14V,功率MOS管导通,半导体致冷器致冷,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驱动光电池的电流为零,光电池输出电压为零,功率MOS管截止,半导体致冷器停止致冷,实现了半导体致冷器的温度控制,第四电阻R4是功率MOS管Q2的栅极电阻,第五电阻R5是采样电阻,系统可以根据R5两端电压换算成的致冷电流值,供给致冷电流限流保护电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新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新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10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