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基坑支护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2070.0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4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阁琳;曾朕;伍云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5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基坑 支护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基坑支护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对地下空间广泛高效的利用已成为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和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包括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枢纽和人防工程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类用途的地下空间已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得到与日俱增的普遍应用,使得对地下工程,特别是深基坑工程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局限性、周边环境的严峻性以及基坑在开挖和围护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基坑工程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高风险性、高难度的岩土工程技术热点问题。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必须采取支护措施以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及基坑稳定。因此,合理选择支护方案是施工的关键。
目前,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有采用人工挖孔并配套使用桩板式和桩锚式两种以桩为主要支护体,尤其在重庆地区较为常见。人工挖孔桩虽具有施工简易、造价低、占用场地小等优势,但由于是井下作业,也具有环境恶劣、安全风险大、成孔速度慢等缺点。因塌方、有害气体、高处坠物和触电而造成的人员伤亡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另外,目前建筑施工领域中大多采用的现场成孔灌注混凝土桩,而且多是配普通钢筋笼,钢筋笼的绑扎与投放施工程序繁复,质量监控难度大,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现场湿作业量大、作业条件差、泥浆处理量大、孔壁易塌方、需连续作业、难以避开夜间施工、对周边居民影响大、对环境污染重等,极大的影响了旋挖桩施工进度且不能确保施工质量,有必要探索新型替代方法。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基坑支护构造进行改进,使其施工效率和施工精度高、钻孔速度快、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可适用于大多数地质情况,同时提高整体构造的抗推刚度和承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基坑支护构造,其施工效率和施工精度高、钻孔速度快、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可适用于大多数地质情况,同时提高整体构造的抗推刚度和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基坑支护构造,包括旋挖孔和预制成型并吊装置于旋挖孔内用于支护的支护桩。
进一步,支护桩包括内骨架和包覆于内骨架外围的混凝土实体。
进一步,混凝土实体下端为锥头结构。
进一步,内骨架竖向长度至少为混凝土实体竖向长度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内骨架为型钢。
进一步,支护桩横向尺寸大于所述旋挖孔横向尺寸。
进一步,支护桩横向尺寸比所述旋挖孔横向尺寸大200-4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基坑支护构造,通过旋挖孔和预制成型的支护桩配合使用,不但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好,机械自动化程度高,而且相较于现有的现浇桩的灌注的不确定性及不均匀等质量问题,预制成型的支护桩稳定性较好,同时桩体规整,桩身质量易保证,更符合建筑工业化,施工时无需排运泥浆,场地无污染,便于现场文明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基坑支护构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基坑支护构造的成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基坑支护构造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基坑支护构造的成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基坑支护构造,包括旋挖孔1和预制成型并吊装置于旋挖孔1内用于支护的支护桩2;通过预制成型的支护桩2,在工厂制作,可以减少现场湿地作用,减少现场成孔产生的泥浆处理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的同时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其中的预制成型属于对支护桩2成型结构的限定,不涉及任何方法和工作上的改进;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成型过程包括:a、通过旋挖桩机3成孔;b、清孔;c、吊桩;d、成桩。
本实施例中,支护桩2包括内骨架2-1和包覆于内骨架2-1外围的混凝土实体2-2,其中,内骨架2-1为型钢,型钢的结构可为工字形、方形或圆柱形,型钢的内骨架2-1本身就是一个刚度强大的结构体系,在施工时可以作为承重骨架,承受模板和其他施工荷载,再通过外包覆混凝土实体2-2对其中的型钢起到约束作用,可以防止型钢的局部屈曲,充分发挥钢材的强度,使得支护桩2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从而大大简化支模工程,节省模板支撑,并且创造较大的工作面,缩短施工工期。
本实施例中,内骨架2-1竖向长度至少为混凝土实体2-2竖向长度的三分之二;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2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预制护坡石
- 下一篇:一种模袋注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