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管件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2768.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2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夏凡甜;沈正伟;翟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奋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管件加工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管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管件具有很好的减震和降低噪音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由于柔性管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加工时管件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很难校直。进一步的,多数的柔性管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在加工时很容易受到损伤。基于柔性管件的上述特性,在进行柔性管件加工(如进行柔性管件和接头的拧紧)时,无法使用现有的已经很成熟的适用于金属直管(如钢管、铝管)的加工装置。
目前柔性管件的加工全程采用人工方式,具体而言,操作人员首先将柔性管件在操作台上摆放整齐,然而逐根抽出进行落料。在很多时候柔性管件较长,需要多个操作人员进行摆放和抽取。另外的操作人员将螺纹接头拧入柔性管件的待加工端,进行人工盘卷、捆扎后进行气密性检测。所有的工序都采用人工操作,这种加工方式需要多个操作人员同时,消耗大量的人力,不仅成本高且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柔性管件加工操作不便、成本高且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全自动实现柔性管件加工的柔性管件加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管件加工设备包括落料装置、接头拧紧装置、盘卷装置、捆扎装置和气密性检测装置。落料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输送柔性管件的落料机构,每一落料机构均包括储料槽、倾斜落料板、震动组件和料道。倾斜落料板沿落料方向设置于储料槽的一侧并转动连接储料槽。震动组件设置于储料槽的底部,驱动储料槽作往复转动,储料槽在转动过程中将柔性管件排齐并输送至倾斜落料板。料道沿落料方向设置于倾斜落料板的一侧,料道由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组成。接头拧紧装置设置于落料装置的一侧,将螺纹接头拧入落料后的柔性管件的待加工端。盘卷装置沿管件的加工方向设置于接头拧紧装置的一侧,将柔性管件呈螺旋状盘卷。捆扎装置设置于所述盘卷装置的一侧,将盘卷后的管件进行捆扎。气密性检测装置沿管件的加工方向设置于捆扎装置的一侧,对捆扎后的柔性管件进行气密性检测。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每一落料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挡板的落料限位件,落料限位件包括两个沿料道方向设置并穿射第一挡板的限位挡片,两个限位挡片在料道内交替伸缩,两个限位挡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管件直径。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倾斜落料板的落料面和储料槽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5度~10度。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落料装置还包括沿管件的轴向对落料后的管件进行夹送的送料机构。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接头拧紧装置包括固定组件、旋转固定件和驱动组件。固定组件将柔性管件压紧固定,柔性管件的待加工端从固定组件中伸出。旋转固定件与固定组件相对设置,螺纹接头固定在旋转固定件中且与管件的待加工端相对。驱动组件与旋转固定件相连接,驱动组件驱动旋转固定件带动螺纹接头旋转并沿管件的待加工端所在的方向运动,将螺纹接头拧入管件的待加工端。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盘卷装置包括导向槽、盘卷组件和导向件。柔性管件经导向槽进入盘卷组件。盘卷组件包括圆盘、设置在圆盘上的盘卷部以及驱动圆盘和盘卷部转动的驱动件,圆盘上具有固定柔性管件接头的接头固定部。导向件设置于圆盘,沿着盘卷部的转动方向,导向件的高度逐渐降低,形成倾斜的导向面,柔性管件沿导向面呈螺旋状缠绕在盘卷部上。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向件在圆盘上的投影呈圆环状,导向件的内侧壁与盘卷部的外侧壁相切且导向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柔性管件的直径。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盘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圆盘上且位于接头固定部一侧的周向限位件,柔性管件缠绕的第一圈位于周向限位件和盘卷部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堵头结构、负压机和检测机构。堵头结构与柔性管件的一端相连接,对柔性管件的一端进行封堵,堵头结构包括柔性密封圈和压缩柔性密封圈使柔性密封圈沿径向膨胀的压缩组件。柔性管件的另一端与负压机上的负压端相连接,负压机从管件的另一端抽气。检测机构与负压机的负压端相连接,检测柔性管件内的负压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管件加工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奋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康奋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2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送料导板圆角的通用型工装
- 下一篇:一种燃油分配器总成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