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2775.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4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周群飞;饶桥兵;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6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合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欧颖;吴婷 |
地址: | 410329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机等电子产品行业,2D屏幕表示整个屏幕为平面,2.5D屏幕表示屏幕中间为平面,屏幕边缘为弧面,3D屏幕表示整个屏幕为弧面。
在3D屏幕出现后,由于目前抛光装置只适合于2D屏幕和2.5D屏幕的抛光,对3D屏幕凹面的内侧壁直身位抛光效果差,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无法预期的失误,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已逐渐不能满足生产和质量要求。故本领域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抛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抛光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抛光效果好、节省成本的抛光装置。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装置本体、抛光工作台、机头、毛刷轮、以及由夹具体、夹具底座和夹具盖板组成的夹具,所述机头和抛光工作台分别设于所述抛光装置本体上的左右两侧,所述抛光工作台可在抛光装置本体上运动,所述夹具底座设置于抛光工作台上,所述夹具底座的上表面倾斜,所述夹具体设于所述夹具底座上表面,所述夹具体具有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凹槽,所述夹具盖板上含有与待加工工件表面形状相应的通孔且设于所述夹具体上表面,所述毛刷轮朝向所述夹具且设于所述机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夹具底座包括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夹具底座的倾斜的上表面,所述夹具体包括与所述凸起配合设置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凸起为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夹具底座还包括真空吸气孔,所述真空吸气孔在所述凸起处贯穿所述夹具底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夹具底座的上表面呈45°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毛刷轮的轴线位于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方案包括抛光装置本体、抛光工作台和夹具等,只需毛刷轮即可对工件进行抛光,且工件在抛光工作台的带动下可以移动,结构简单。
2、本方案在预先设置好参数的情况下,执行相应程序即可完成加工,操作方便。
3、本技术方案中的所述毛刷轮与需要抛光的内侧壁直身位呈45°,所述毛刷轮的毛体径向长度的2/3与需要抛光的内侧壁直身位接触并快速旋转摩擦而达到抛光效果,抛光效果良好。
4、本技术方案无复杂的结构,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加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而可节省成本。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工件的剖视图;
图4是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夹具的剖视图;
图中:1、抛光装置本体,2、抛光工作台,3、机头,4、夹具,41、夹具体,42、夹具底座,43、夹具盖板,421、凸起,422、真空吸气孔,5、毛刷轮;
01、工件,011、内侧壁直身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装置本体1、抛光工作台2、机头3、毛刷轮5、以及由夹具体41、夹具底座42和夹具盖板43组成的夹具4,所述机头3和抛光工作台2分别设于所述抛光装置本体1上的左右两侧,所述抛光工作台2可在抛光装置本体1上运动,所述夹具底座42设置于抛光工作台2上,所述夹具底座42的上表面倾斜,所述夹具体41设于所述夹具底座42上表面,所述夹具体41具有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凹槽,所述夹具盖板43上含有与待加工工件表面形状相应的通孔且设于所述夹具体41上表面,所述毛刷轮5朝向所述夹具4且设于所述机头3上,所述夹具底座42在所述抛光工作台2的带动下运动,以对工件01的内侧壁直身位011进行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2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