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3834.8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4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怀;刘世荣;李意德;刘文杰;骆土寿;陈德祥;许涵;周璋;陈仁利;林明献;杨秋;姚海荣;李广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G01N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森林 凋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集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森林中的凋落物采样过程时间周期较长,因此通过人工收集采用的难度较大,往往通过在不同区域的森林中设置多个收集装置,通过凋落物落入收集装置内进行收集采样,但是现有的收集装置固定不稳定,且缺少驱赶动物和提示行人的装置,收集装置在收集过程中经常会被森林中的动物撞飞或者被行人踢到,导致采样收集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能够防止收集装置被森林中的动物或者行人撞倒,能够提高采样的成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包括框板和设置于框板上的用于收集凋落物的网状容器,所述的框板上安装有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容器上端呈开口结构,所述的支撑柱上安装有固定斜柱,所述的支撑柱上设有用于驱赶动物或者提示行人的警示装置,所述的支撑柱和固定斜柱末端上设有便于固定与土壤中的插入结构。
在上述的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中,所述的网状容器为向下凹陷的纱布围绕框板的四周设置而成,所述框板的横截面为0.5平方米。
在上述的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中,所述的固定斜柱通过转动头铰接设置于每个支撑柱的两侧,所述的插入结构为锥形结构的插入端头。
在上述的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中,所述的设置于支撑柱上的警示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和与红外传感器相连接的蜂鸣器,所述的支撑柱上设有与红外传感器和蜂鸣器相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
在上述的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中,所述的支撑柱和固定斜柱为金属实心/空心柱或者塑料实心/空心柱。
在上述的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中,所述框板的四周设置有夜光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柱上安装有固定斜柱,且支撑柱和固定斜柱末端上设有便于固定与土壤中的插入结构收集装置固定更加牢固,设置于支撑柱上的警示装置能够防止收集装置被森林中的动物或者行人撞倒,能够提高采样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主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包括框板1和设置于框板1上的用于收集凋落物的网状容器2,所述的框板1上安装有支撑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容器2上端呈开口结构,所述的支撑柱3上安装有固定斜柱31,所述的支撑柱3上设有用于驱赶动物或者提示行人的警示装置4,所述的支撑柱3和固定斜柱31末端上设有便于固定与土壤中的插入结构32,网状容器2为向下凹陷的纱布围绕框板1的四周设置而成,所述框板1的横截面为0.5平方米,固定斜柱31通过转动头33铰接设置于每个支撑柱3的两侧,所述的插入结构32为锥形结构的插入端头,设置于支撑柱3上的警示装置4包括红外传感器41和与红外传感器41相连接的蜂鸣器42,所述的支撑柱3上设有与红外传感器41和蜂鸣器42相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43,支撑柱3和固定斜柱31为金属实心/空心柱或者塑料实心/空心柱,框板1的四周设置有夜光涂层11。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通过在支撑柱3上安装有固定斜柱31,且支撑柱3和固定斜柱31末端上设有便于固定与土壤中的为锥形结构的插入结构32,使得收集装置固定更加牢固,设置于支撑柱3上的警示装置4能够防止收集装置被森林中的动物或者行人撞倒,能够提高采样的成功率,警示装置4包括红外传感器41和与红外传感器41相连接的蜂鸣器42,当红外传感器41感应到有行人或者动物经过时,蜂鸣器42产生蜂鸣声用于驱赶动物或者提示行人,防止收集装置被撞倒,支撑柱3上设有与红外传感器41和蜂鸣器42相连接并对其进行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43,保证警示装置4在户外的正常工作。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3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检测装置的隧道安全逃生口
- 下一篇:矿用救生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