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反应釜的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3840.3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2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进;盛见席;项纯;杨志萍;王永垒;何领;孙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中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马灵洁 |
地址: | 2459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反应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聚氨酯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本申请的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CN103692569A)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原料的混合搅拌桶装置,其使用了搅拌叶轮,该搅拌叶轮的结构包括:均匀设置有三片轮叶的叶轮本体,在轮叶的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搅拌圆环,搅拌圆环的底部径向设置有九个搅拌凸块,搅拌凸快均匀布置在搅拌圆环的底部。然而这种搅拌叶轮的设置,容易在反应过程中产生死角,原料搅拌不均匀,导致了副反应的发生,使得生产的产品分子量宽,不均匀,产品品质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聚氨酯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其解决了原料在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死角,原料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大幅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使得生产的产品分子量收窄,更加均匀,产品品质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聚氨酯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架,搅拌驱动装置,搅拌桶,真空泵;所述搅拌驱动装置安装在安装架上,其包括:支撑套管,轴承座,搅拌电机;所述支撑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至安装架,所述轴承座设置在支撑套管的内部,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安装至支撑套管上方的安装架;所述搅拌桶安装至所述安装架,其包括:桶身,顶板,底板,搅拌叶轮,搅拌轴;所述桶身的内侧设置有网板层,所述网板层包括两层网板,两层网板之间填充有多孔棉,所述桶身与网板层上设置有可开合的进料桶门,所述桶身上开设有抽真空口;所述顶板位于所述桶身的顶部,并且带有进料口;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桶身的底部,其与所述桶身之间可开合连接;所述搅拌叶轮位于所述桶身的内部,其包括由其轴线向外依次设置的轮毂,桨叶部,隔流筒以及外置桨叶,四者形成一体式结构,且桨叶部和外置桨叶搅拌方向反向布置;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桶身的内部,其下端连接所述带搅拌叶轮,其上端从所述轴承座中向上伸出所述顶板,并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搅拌电机的驱动下搅拌轴能带动其上的搅拌叶轮转动;真空泵,其连通所述抽真空口,真空泵能对桶身和网板层之间的间隙抽真空。
由于本实用新型当中的搅拌桨叶采用了特殊的结构,即桨叶部以及外置桨叶乃至整体所形成的一体式结构,依靠其各桨叶间简便的一体式反向桨面布局而完成对于不同流道内流通的对应方向推送效果,解决了原料在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死角,原料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大幅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使得生产的产品分子量收窄,更加均匀,产品品质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一种聚氨酯反应釜的搅拌装置的叶轮的主视图;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一种聚氨酯反应釜的搅拌装置的叶轮的俯视图;
图3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一种聚氨酯反应釜的搅拌装置透视图。
图中:
1-安装架;
2-搅拌桶;
3-桶身;
4-顶板;
5-底板;
6-搅拌叶轮;
7-搅拌轴;
8-网板;
10-真空泵10;
15-支撑套管;
16-轴承座;
17-搅拌电机;
18进料桶门;
31-抽真空口;
61-轮毂;
62-桨叶部;
63-隔流筒;
64-外置桨叶。
具体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依照这些详细的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各个不同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获得新的实施方式,或者替代某些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获得其它优选的实施实施方式。
参考图1-3,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架1,搅拌驱动装置,搅拌桶2,真空泵10。
所述搅拌驱动装置安装在安装架1上,其包括:支撑套管15,轴承座16,搅拌电机17。所述支撑套管15的顶部固定连接至安装架1,所述轴承座16设置在支撑套管15的内部,所述搅拌电机17固定安装至支撑套管15上方的安装架1。
所述搅拌桶2安装至所述安装架1,其包括:桶身3,顶板4,底板5,搅拌叶轮6,搅拌轴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中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黄山中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3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菌生产中用到的提升链条
- 下一篇:一种带手电筒功能的新型理发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