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瓜蒌籽炒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4411.8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4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潜山县传文瓜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2/10 | 分类号: | A23N1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3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瓜蒌 籽炒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瓜蒌加工,具体是涉及一种瓜蒌籽炒制机。
背景技术
瓜蒌籽口感好,且营养价值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但现有瓜蒌籽的炒制机存在炒制效率低,炒制后瓜蒌籽有烧焦和夹生现象,而且炒制后的瓜蒌籽混合有许多灰尘,导致人吃瓜蒌籽时经常出现黑手指,大大降低了瓜蒌籽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瓜蒌籽炒制机,使炒制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被筛分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瓜蒌籽炒制机,包括机壳,所述的机壳内腔被隔板分隔成炒制腔和筛分腔,所述的炒制腔设置于机壳内左侧上部,机壳上端左侧设置有与炒制腔相通的进料斗,炒制腔内设置有翻炒机构,所述的翻炒机构包括中心转轴、螺旋叶,所述的中心转轴一端通过轴承与炒制腔侧壁活动连接,中心转轴另一端伸出机壳且连接有减速机的输出端,所述的减速机的输入端与电机动力输出轴相连,中心转轴位于炒制腔内部分上设置有螺旋叶,炒制腔下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第三加热装置,炒制腔右端下部设置有第一出料斗,所述的第一出料斗连接有筛分装置,所述的筛分装置包括筛箱,所述的筛箱上部设置有振动电机,筛箱内设置有倾斜的筛网,所述的筛网设置于第一出料斗下端下方,筛网下端设置有第二出料斗,筛箱底板与筛网平行设置,筛箱底板下端设置有第三出料斗,所述的第二出料斗、第三出料斗下端均伸出机壳外,筛箱底板下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的减震弹簧下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设置于机壳底板上。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第三加热装置均为电阻加热器。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第一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170-180℃,所述的第二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210-220℃,所述的第三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230-250℃。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炒制腔侧壁外设置有保温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叶推进瓜蒌籽并进行翻炒,瓜蒌籽先后经过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第三加热装置上方的三个温区,由于温度为逐步上升,瓜蒌籽不会出现过热烧焦或夹生现象,提高了熟瓜蒌籽的品质并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炒制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则从筛网网洞掉落到筛箱底板上并从第三出料斗排出,筛箱下部设置减震弹簧有效减小震动向机壳传递,从而减小了由于震动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种瓜蒌籽炒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机壳、2-炒制腔、3-冷却腔、4-进料斗、5-保温棉、6-中心转轴、7-螺旋叶、8-减速机、9-电机、10-第一加热装置、11-第二加热装置、12-第三加热装置、13-第一出料斗、14-筛箱、15-振动电机、16-筛网、17-第二出料斗、18-第三出料斗、19-减震弹簧、20-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潜山县传文瓜子有限公司,未经潜山县传文瓜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4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细粒磁铁矿的选矿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硅高纯金属锰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