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环及具有该活塞环的发动机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5215.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5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梅;何淑鹏;马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5/00 | 分类号: | F02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王书彪;刘艳芬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环 具有 发动机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塞环及具有该活塞环的发动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发动机在向高性能化方面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发动机活塞环的寿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活塞环在发动机中工作条件是十分恶劣的,它承受着高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而又因为要上下高速运动而与气缸壁、活塞环槽发生相对摩擦运动,有摩擦就要供应充足的润滑油以便在摩擦面形成油膜来减少摩擦,如果不加机油就会形成严重磨损和拉缸,可是机油又易从环与环槽的泵油作用进入燃烧室。
目前,活塞第二气环环截面形状一般设计为锥面、鼻形环、内倒角环;这些活塞环摩擦功耗大,易断裂;采用PVD表面处理可以减小摩擦功耗,但成本增加;活塞环在热负荷下可能会与气缸壁局部接触,局部摩擦热量很高,严重会导致拉缸。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塞环及具有该活塞环的发动机,旨在解决现有的活塞环摩擦功耗大,易断裂,使用寿命短,发动机油耗大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塞环,包括活塞环基体,所述活塞环基体的截面上具有锥形面,所述锥形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
进一步地,上述活塞环中,所述凹槽的高度0.2~0.4mm,所述凹槽的宽度0.2~0.4mm。
进一步地,上述活塞环中,所述锥形面上设有两个凹槽。
进一步地,上述活塞环中,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半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地,上述活塞环中,所述锥形面的底部设有凸起平台。
进一步地,上述活塞环中,所述活塞环为锥面活塞环或鼻形活塞环。
进一步地,上述活塞环中,所述锥形面为所述鼻形活塞环的锥面。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活塞环。
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环通过在锥形面上加设凹槽,形成储油槽,填充了润滑油,在活塞向上向下运动时,储油槽可以储存一部分机油,增加了润滑效果,改善活塞环工作条件,减少活塞环和缸壁的摩擦,提升缸壁寿命;有利于降低活塞环温度,降低发动机机油耗进而保证发动机长期可靠运转;降低发动机油耗,增加发动机活塞环耐久性;降低活塞环自身重量,活塞环自身有存有空间,也可以实现良好的自润滑功能,同时降低自身重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合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活塞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塞环的锥形面上设有一个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塞环的锥形面上设有两个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塞环的锥形面底部设有凸起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活塞环的实施例:
参见图2-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塞环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活塞环,包括:活塞环基体1。
其中,参见图2,活塞环为锥面活塞环,活塞环基体1的截面上具有锥形面,锥形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该凹槽2铸造工艺铸造,在二道环铸造时可以增加一个外模,凹槽2进行修边,去毛刺,其余加工工艺和原有活塞环的工艺一致。具体地,凹槽2的高度为0.2~0.4mm,凹槽2的宽度为0.2~0.4mm。作为可替代的方式,活塞环还可为鼻形活塞环,锥形面为鼻形活塞环的锥面。
需要说明的是,可根据所用活塞环的环高来确定凹槽2的具体大小,一般凹槽2的高度越小,效果相对较好。
参见图3,锥形面上可设置两个凹槽2,并且该凹槽2的截面可为半圆形或方形等不同形状,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选择,本实施例对于凹槽2截面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
参见图4,锥形面底部还可设有凸起平台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52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罩壳
- 下一篇:一种带进气节流阀的EGR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