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轴承套的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6141.4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5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楼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臣轩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沈国良 |
地址: | 2017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轴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套的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零件在机加工过程中需装夹轴承套以保护不受磨损,而传统装夹轴承套一般采用千斤顶由人工操作,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一个零件需要多次装夹,容易造成碰伤、划伤,同时,重复装夹定位易产生误差,而且由于人工操作千斤顶的力度不一致,在压制过程可能导致轴承套的损坏或轴承套不到位等问题,并且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轴承套的装夹装置,利用本装置可避免轴承套传统装夹方式的缺陷,可快速、准确在机加工零件上装夹两个轴承套,提高了轴承套的装夹质量和效率,降低了装夹操作的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轴承套的装夹装置包括底座、门形支架、下定位座、下定位芯轴、上定位芯轴、环形圈和液压油泵,所述门形支架设于所述底座顶面,所述液压油泵设于所述门形支架的横梁上并且其活塞杆穿过所述横梁,所述环形圈设于所述上定位芯轴顶端并且连接所述液压油泵的活塞杆,所述下定位座设于所述底座顶面,所述下定位芯轴设于所述下定位座顶端,所述定位座、下定位芯轴和上定位芯轴同轴设置。
进一步,所述门形支架的横梁一端通过轴承与门形支架的一根立柱顶端连接,所述门形支架的另一根立柱侧壁设有卡槽,所述门形支架的横梁另一端位于卡槽内。
进一步,本装置还包括液压油箱、液压开关和压力表,所述液压油箱和液压开关分别设于所述底座顶面和门形支架的横梁顶面,所述液压油箱、液压开关和液压油泵通过油管依次连接,所述压力表设于所述液压油泵的液压油入口。
由于本实用新型用于轴承套的装夹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装置包括底座、门形支架、下定位座、下定位芯轴、上定位芯轴、环形圈和液压油泵,门形支架设于底座顶面,液压油泵设于门形支架的横梁上并且其活塞杆穿过横梁,环形圈设于上定位芯轴顶端并且连接液压油泵的活塞杆,下定位座设于底座顶面,下定位芯轴设于下定位座顶端,定位座、下定位芯轴和上定位芯轴同轴设置。本装置可避免轴承套传统装夹方式的缺陷,可快速、准确在机加工零件上装夹两个轴承套,提高了轴承套的装夹质量和效率,降低了装夹操作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轴承套的装夹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轴承套的装夹装置包括底座1、门形支架2、下定位座3、下定位芯轴4、上定位芯轴5、环形圈6和液压油泵7,所述门形支架2设于所述底座1顶面,所述液压油泵7设于所述门形支架2的横梁21上并且其活塞杆71穿过所述横梁21,所述环形圈6设于所述上定位芯轴5顶端并且连接所述液压油泵7的活塞杆71,所述下定位座3设于所述底座1顶面,所述下定位芯轴4设于所述下定位座3顶端,所述定位座3、下定位芯轴4和上定位芯轴5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门形支架2的横梁21一端通过轴承24与门形支架2的一根立柱22顶端连接,所述门形支架2的另一根立柱23侧壁设有卡槽25,所述门形支架2的横梁21另一端位于卡槽25内。该门形支架的横梁可通过轴承转动,便于下定位芯轴和上定位芯轴的更换安装,以适应不同尺寸轴承套的装夹作业。
优选的,本装置还包括液压油箱8、液压开关9和压力表10,所述液压油箱8和液压开关9分别设于所述底座顶面1和门形支架2的横梁21顶面,所述液压油箱8、液压开关9和液压油泵7通过油管11依次连接,所述压力表10设于所述液压油泵7的液压油入口。本装置中的液压油泵由液压油箱供油,通过液压开关切换液压油泵的工作状态,通过压力设定可控制轴承套的装夹压力,避免压力不当导致轴承套的损坏,压力表用于监控液压油泵的工作压力,以保证轴承套装夹的顺利进行。
在轴承套装夹作业时,将装夹轴承套的零件设于本装置的下定位芯轴4与上定位芯轴5之间,下定位芯轴4和上定位芯轴5位置分别放置下轴承套41和上轴承套51,启动液压油泵7使活塞杆71顶推上轴承套51装夹于零件上部,同时液压油泵活塞杆顶推的作用力传递至下轴承套41,使得下轴承套41装夹于零件下部,从而实现一次操作装夹两个轴承套,无需多次装夹,避免零件在多次装夹中产生碰伤和划伤以及重复装夹定位产生的误差,极大提高了零件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降低了轴承套装夹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臣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臣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6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坐标进给动力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缸头铸造件的浇口切断工序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