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6890.7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8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国;刘令生;扈树章;王书礼;王俊喜;罗成元;张伟;张万喜;于凡;宁辛;钱天红;王承颖;王健雪;钱玉波;李春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7/16 | 分类号: | B61K7/16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109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能源化工***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地式 跑车 抓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安全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
背景技术
简单工艺流程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在倾斜井巷内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护装置。现有的跑车防护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安装维修困难,安全系数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包括行车轨道,所述行车轨道下部设置有道枕,
所述道枕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中部设置有矩形空腔;所述矩形空腔内设置有抓捕装置;
所述抓捕装置包括:有触发杆和脱扣杆;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触发杆和脱扣杆通过销轴与第一定位孔相连接;
所述触发杆设置在支撑架左侧;脱扣杆设置在支撑架右侧;
所述脱扣杆一端设置有挂钩;脱扣杆另一端的左侧设置有柱状凸起;
还包括抓捕杆;所述抓捕杆设置有安装孔,第一定位孔前方设置第二定位孔;所述抓捕杆通过转动轴与第二定位孔相连接;
所述抓捕杆包括设置在前部的抓捕钩和设置在后部的配重部;
所述抓捕杆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后部设置有锁紧凸起;
所述挂钩设置在凹槽内;
所述挂钩上表面与锁紧凸起下表面相接触;
抓捕杆下方、第二定位孔前方设置有限位挡块。
所述抓捕装置为两组。
所述触发杆上端呈圆锥状。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维修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在斜巷运输过程中,发生跑车后,车辆运行速度大大超过正常的运输速度,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是利用车辆前轴以高速度撞击触发机构,触发机构带动脱扣机构,然后带动执行机构达到抓捕跑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的支撑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的支撑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的脱扣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的脱扣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的抓捕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的抓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1、行车轨道2、道枕
3、支撑架4、矩形空腔
5、触发杆6、脱扣杆
7、第一定位孔8、销轴
9、挂钩10、柱状凸起
11、抓捕杆12、安装孔
13、第二定位孔14、转动轴
15、抓捕钩16、配重部
17、凹槽18、锁紧凸起
19、限位挡块20、车前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1-9可知,一种落地式斜巷跑车抓捕装置,包括行车轨道1,所述行车轨道1下部设置有槽钢道枕2,
所述道枕2上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中部设置有矩形空腔4;所述矩形空腔4内设置有抓捕装置;
所述抓捕装置包括:有触发杆5和脱扣杆6;
所述支撑架3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7;所述触发杆5和脱扣杆6通过销轴8与第一定位孔7相连接;
所述触发杆5设置在支撑架3左侧;脱扣杆6设置在支撑架3右侧;
所述脱扣杆6一端设置有挂钩9;脱扣杆6另一端的左侧设置有柱状凸起10;
还包括抓捕杆11;所述抓捕杆11设置有安装孔12,第一定位孔7前方设置第二定位孔13;所述抓捕杆11通过转动轴14与第二定位孔13相连接;
所述抓捕杆11包括设置在前部的抓捕钩15和设置在后部的配重部16;
所述抓捕杆11中部设置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后部设置有锁紧凸起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未经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68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川射干提取物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支座柔性锚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