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造空心体的吹塑模具及挤出-吹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8566.9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0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明念;许本海;曾照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瑞杰汽车系统(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48 | 分类号: | B29C49/48;B29C49/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郝文博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空心 模具 挤出 吹塑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制造空心体、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车载储箱和燃料充装管的吹塑模具及挤出-吹塑机。
背景技术
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储箱和燃料充装管被广泛地用于机动车中。已知利用挤出-吹塑机来制造它们。热塑性材料经加热融化被挤出,再经过挤出头形成通常为圆柱形的型坯,型坯下降到吹塑模具的高度,经吹针吹气而形成壳体并进一步吹气冷却定型。其中,在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吹塑机4驱动吹塑模具的两个底板6,再通过支撑柱来带动分别固定于底板6上的两个半模5相互移动来使模具开合。
对这种吹塑机来说,其最大开模距离应当大于其带动的模具的合模厚度与合理开模间距之和。但是,吹塑机的最大开模距离一般在交付工厂的时候已经确定,后期无法再加大。当遇到体积或拐角较大的吹塑产品时,模具的合模厚度和所需的合理开模间距都会相应增大。这样就会出现吹塑机开模距离不够大的情况。如图1所示,即使吹塑机4开模到最大距离,从挤出头1挤出的型坯2在下降过程中仍会碰到模具的半模5之一(例如右边的凸模),从而完全破坏了型坯,而使得这种吹塑方法变得不可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廉、便于设计的挤出-吹塑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空心体的吹塑模具,包括两个半模,每个半模都连接到各自的底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驱动装置,以驱动至少一个所述半模相对于其底板在模制位置和最终打开位置之间平移地移动。
所述空心体可以例如是机动车的车载储箱或燃料充装管,其由塑料制成、亦即由包括至少一种合成树脂聚合物的材料制成的壁。术语“储箱”应理解为能够在各种各样且变化的环境和使用条件下储存内容物的不渗透储箱,如机动车所装备的燃料储箱和用于减少废气中NOX气体的SCR系统中的氨前体箱(一般装有尿素溶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吹塑模具能够进行二次开模,即在模具底板被吹塑机驱动到达最大开模位置之后,还能将至少一个半模向其底板移动,以增加两个半模之间的距离(即开模间距)。这样,就可以在不改变吹塑机最大开模距离的前提下顺利实现型坯在下降时不与模具接触。因此,在吹塑大体积或具有大拐角的空心体时,能够降低相应模具对吹塑机开模距离的要求,提高吹塑机适应不同尺寸模具的能力,并给这种空心体的设计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吹塑模具还可以另外包含以下技术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平移是沿模具打开闭合方向上的平移。为了达到所需增加的开模间距,通过沿模具打开闭合方向上的平移实现的移动距离最小,时间最短,最经济。
所述吹塑模具包括驱动半模相对于底板移动的驱动装置。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任何合适的驱动装置,如电机或机械传动装置。
所述吹塑模具包括在模制过程中将可移动的半模维持在位的锁紧机构。借助于锁紧机构,可移动的半模在模制过程中与底板保持静止,不会被吹入型坯内部的加压推向底板而造成模具无法封闭。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气缸和由气缸驱动的阻挡块,阻挡块能够插入可移动的半模与其底板之间,以阻止半模受压被吹塑压强推向底板。
每个半模都借助于支撑柱连接到各自的底板,并且可移动的半模包括在最终打开位置能够容纳至少所述支撑柱的容腔。实际上,吹塑机直接驱动的部件是半模的底板,支撑柱将半模固定到底板,并用于支撑和带动半模。由于按照本实用新型,半模能够向底板移动,就需要在半模中设置能够容纳支撑柱的容腔,以在半模与底板的距离小于支撑柱长度时收纳部分支撑柱。所述容腔位于半模面对底板的表面、即与模制表面相对的表面中。
所述空心体是机动车的燃料充装管。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对燃料充装管特别有利。这是由于充装管形状具有特殊性,挤出-吹塑过程中型坯在模具里会发生大幅度弯曲拉伸变形,大部分充装管都会在开模方向上有一个比较大的拐角。因此,模具的厚度和开模间距都会比较大,就会对现有技术中吹塑机的最大开模距离提出很高的要求。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则通过模具的二次开模,增加了开模间距,避免了增大吹塑机的最大开模距离。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挤出-吹塑机,包括挤出头和吹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吹塑模具。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为了说明的目的,这些图可能并非完全按比例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瑞杰汽车系统(武汉)有限公司,未经英瑞杰汽车系统(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8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瓶体模具结构
- 下一篇:吹气推针固定安装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