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箔式有感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8818.8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1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富;游天胜;谢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8 | 分类号: | H01G4/228;H01G4/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箔式 有感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箔式有感电容器。
背景技术
膜箔式有感电容器通常采用铝箔与薄膜、引线点焊卷绕而成。目前,传统的卷绕模式为:引线与铝箔焊接时,引线的头部伸出铝箔边缘0.5-1mm,并点焊于铝箔上,如图1所示。
现有的这种膜箔式有感电容器,在经芯编、热压后测试容量后,出现较多半容量的电容器(即“半容”),解剖该类电容器,发现其铝箔从引线与铝箔点焊处断裂,导致引线只与铝箔的一半接触牢固,引线与铝箔的另一半分接触不牢固或分离,使电容器容量测不准或为标称容量的一半。并且,由于铝箔断裂后两端的铝箔时而接触、时而不接触,因此也造成了分选机不能将该类半容量隐患的产品完全剔除,给客户造成了潜在的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箔式有感电容器,主要解决现有的膜箔式有感电容器容易出现半容、且出现半容后难以被分选机剔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膜箔式有感电容器,包括铝箔,垫在该铝箔下方的内包膜,垫在该内包膜下方的外包膜,以及同时焊接在铝箔表面上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的头部位于铝箔内,并距离铝箔宽度方向的边缘0.5-2mm,同时,该第一引线头部为扁平结构,其横截面为“T”形。
进一步地,所述外包膜内部还设有PET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引线的头部缩短,并使其距离铝箔宽度方向的边缘0.5-2mm,然后头部设置为扁平结构,并且横截面为“T”形,如此一来,便可使热压时,铝箔宽度方向上有1-2mm不接触引线,从而消除了铝箔由于受到挤压造成的断裂,进而彻底解决了电容器的半容问题,大幅提高了电容器的合格率,并且在分选时也无需再担心无法剔除半容量电容器的问题,从而很好地消除了对客户潜在的质量隐患。
(2)本实用新型在外包膜内设置了PET膜,可使整个电容器具备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
(3)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很好地节约了引线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容器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引线的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外包膜,2-PET膜,3-内包膜,4-铝箔,5-第一引线,6-第二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膜箔式有感电容器,其包括铝箔4,垫在该铝箔4下方的内包膜3,垫在该内包膜3下方的外包膜1,以及同时焊接在铝箔4表面上的第一引线5和第二引线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点,所述第一引线5的头部位于铝箔内,并距离铝箔宽度方向的边缘0.5-2mm,同时,该第一引线5头部为扁平结构,其横截面为“T”形。
此外,所述的外包膜1内部还设有PET膜2,可使整个电容器具备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
经过多次试验,本实用新型在改进前,其半容比例为4.35%,改进后未出现半容量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膜箔式有感电容器的结构,彻底解决了电容器的半容问题,大幅提高了电容器的合格率,消除了对客户潜在的质量隐患。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中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88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