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功率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9526.6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2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加虎;李宁;卢修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能特(苏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B60L11/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功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功率柜,属于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城市中现有的诸如充电站的充电设备很少,且充电设备主要建设在停车场或者特定的充电场所内,电动汽车充电极其不方便,这成为了阻碍电动汽车普及的因素之一。另外,建设充电站中用于将工业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的功率柜,其防水性能较差;且现有户外充电机器件分布凌乱,电缆接线走线混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功率柜,该充电功率柜确保雨水不会渗入柜子内部,且有效解决传统户外充电机噪音大,防水防尘不佳,系统散热不佳的缺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功率柜,包括柜体、前门板、左门板和右门板,所述柜体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充电模块区、中央控制区和输入输出端电气区,所述充电模块区用于将工业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此中央控制区分别通过上、下层板与充电模块区、输入输出端电气区隔离;
所述左门板、右门板和前门板分别安装于柜体的充电模块区左、右侧和前面,所述左门板、右门板中其中一个门板安装有若干风扇机构,相应的另一个门板安装有过滤窗,所述风扇机构包括壳体、百叶窗和风扇,此百叶窗安装于壳体与门板接触的前段面,所述风扇安装于壳体后端面,一多孔泡棉垫位于百叶窗和风扇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输入输出端电气区隔离由并排的输入电气子区和输出电气子区组成。
2.上述方案中,一安装底座位于输入输出端电气区的正下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充电功率柜,其按照“功能分区域”设计,解决了传统户外充电机器件分布凌乱,电缆接线走线混乱的状况,极大方便维护检修;整柜防水设计,采用“多重防水”设计,解决了传统户外充电机防水性能不足的缺点,柜体顶部导水槽设计,雨水沿边沿导水槽流下,柜门边沿侧使用发泡密封条密封,确保雨水不会渗入柜子内部;其次,其应用风扇过滤窗,结合水平通风模式,有效解决传统户外充电机噪音大,防水防尘不佳,系统散热不佳的缺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功率柜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功率柜局部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柜体;2、前门板;3、左门板;4、右门板;5、充电模块区;6、中央控制区;7、输入输出端电气区;71、输入电气子区;72、输出电气子区;81、上层板;82、下层板;9、风扇机构;10、过滤窗;11、壳体;12、百叶窗;13、风扇;14、多孔泡棉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充电功率柜,包括柜体1、前门板2、左门板3和右门板4,所述柜体1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充电模块区5、中央控制区6和输入输出端电气区7,所述充电模块区5用于将工业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此中央控制区6分别通过上、下层板81、82与充电模块区5、输入输出端电气区隔离7;
所述左门板3、右门板4和前门板2分别安装于柜体1的充电模块区5左、右侧和前面,所述左门板3、右门板4中其中一个门板安装有若干风扇机构9,相应的另一个门板安装有过滤窗10,所述风扇机构9包括壳体11、百叶窗12和风扇13,此百叶窗12安装于壳体11与门板接触的前段面,所述风扇13安装于壳体11后端面,一多孔泡棉垫14位于百叶窗和风扇之间。
上述输入输出端电气区隔离7由并排的输入电气子区71和输出电气子区72组成。
实施例2:一种充电功率柜,包括柜体1、前门板2、左门板3和右门板4,所述柜体1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充电模块区5、中央控制区6和输入输出端电气区7,所述充电模块区5用于将工业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此中央控制区6分别通过上、下层板81、82与充电模块区5、输入输出端电气区隔离7;
所述左门板3、右门板4和前门板2分别安装于柜体1的充电模块区5左、右侧和前面,所述左门板3、右门板4中其中一个门板安装有若干风扇机构9,相应的另一个门板安装有过滤窗10,所述风扇机构9包括壳体11、百叶窗12和风扇13,此百叶窗12安装于壳体11与门板接触的前段面,所述风扇13安装于壳体11后端面,一多孔泡棉垫14位于百叶窗和风扇之间。
上述输入输出端电气区隔离7由并排的输入电气子区71和输出电气子区72组成。
一安装底座11位于输入输出端电气区7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能特(苏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艾能特(苏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95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动汽车的直流充电架
- 下一篇:一种光伏发电损耗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