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瓜蒌籽炒制、剥壳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0149.8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4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潜山县传文瓜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2/08 | 分类号: | A23N12/08;A23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3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瓜蒌 籽炒制 剥壳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瓜蒌加工,具体是涉及一种瓜蒌籽炒制、剥壳一体机。
背景技术
瓜蒌籽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种子,含有大量的油,具有润肺化痰,滑肠通便之功效,瓜蒌籽油提取前必须进行炒制和剥壳,现有技术的炒制机易出现瓜蒌籽烧焦或夹生现象,剥壳时出现籽仁的损伤,降低了出油品质和量,且市场上没有生产效率较高的炒制、剥壳一体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瓜蒌籽炒制、剥壳一体机,使瓜蒌籽的炒制不会出现过热烧焦或夹生现象,剥壳时籽仁不会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瓜蒌籽炒制、剥壳一体机,包括机壳,所述的机壳上部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真空泵,机壳内腔被隔板分隔成炒制腔和剥壳腔,所述的炒制腔设置于机壳内左侧上部,机壳上端左侧设置有与炒制腔相通的进料斗,所述的进料斗上设置有与其对应的第一密封盖,炒制腔内设置有翻炒机构,所述的翻炒机构包括中心转轴、螺旋叶,所述的中心转轴一端通过轴承与炒制腔侧壁活动连接,中心转轴另一端伸出机壳且连接有减速机输出端,所述的减速机的输入端与电机动力输出轴相连,中心转轴位于炒制腔内部分上设置有螺旋叶,炒制腔下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第三加热装置,炒制腔右端下部设置有第一出料斗,所述的第一出料斗下端连接有振动箱,所述的振动箱上部设置有振动电机,振动箱内设置有倾斜的承载板,所述的承载板设置于第一出料斗下端下方,承载板下端连接有第二出料斗,所述的第二出料斗下方设置有储料箱,所述的储料箱下部设置有第三出料斗,所述的第三出料斗下部设置有与其对应的第二密封盖。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机壳右侧壁上开有进气口,所述的进气口处设置有由气缸驱动的密封门。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振动箱下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的减震弹簧下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设置于机壳底板上。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炒制腔侧壁上设置有保温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第三加热装置,瓜蒌籽在炒制过程中温度逐步上升,这样瓜蒌籽不会出现过热烧焦或夹生现象,并且加热过程是在真空环境下,瓜蒌籽在加热过程中外壳被胀爆,外壳被胀爆的瓜蒌籽在振动箱内震动脱壳,避免了机械挤压对籽仁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瓜蒌籽炒制、剥壳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机壳、2-真空泵、3-进气口、4-密封门、5-炒制腔、6-剥壳腔、7-进料斗、8-第一密封盖、9-保温棉、10-中心转轴、11-螺旋叶、12-减速机、13-电机、14-第一加热装置、15-第二加热装置、16-第三加热装置、17-第一出料斗、18-振动箱、19-振动电机、20-减震弹簧、21-支撑柱、22-承载板、23-第二出料斗、24-储料箱、25-第三出料斗、26-第二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潜山县传文瓜子有限公司,未经潜山县传文瓜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01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