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温控微通道反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0316.9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2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广顺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451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通道 反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温控微通道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不同液体之间进行化学反应时,其混合效率和混合程度直接影响不同液体之间的反应效率和反应收率,因此提高不同反应液体之间的混合程度至关重要;同时反应温度也关系到反应效率和反应收率,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控制反应物的反应温度也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温控微通道反应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不同的反应液体进行高效混合,本实用新型还同时具备加热和冷却温控功能,可以对反应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温控微通道反应系统,包括混合器和微通道反应器;
所述混合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进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三进液通道和混合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三进液通道相互平行设置且与混合出液口相连通,第一进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和第三进液通道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微量进液器、第二微量进液器、第三微量进液器;
微通道反应器由上封板、通道板、下加热板组成;所述通道板设置有用于液体混合并发生反应的微通道,微通道设置有微通道进液口和微通道出液口,微通道进液口和混合器的混合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微通道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收集装置;所述上封板整体为方形板状结构,上封板与通道板的上表面密封配合;上封板内部为空心内腔结构,上封板设置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与上封板的空心内腔相连通,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与循环水冷却装置通过管路连接组成循环水冷却系统;所述下加热板整体为方形板状结构,下加热板与通道板的下表面紧密配合;下加热板内设置有加热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封板与通道板的上表面采用键合的方式密封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封板与通道板的上表面采用扩散焊接的方式密封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加热板与通道板的下表面采用键合的方式紧密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加热板与通道板的下表面采用扩散焊接的方式紧密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微通道成连续S形均匀布置在通道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混合器对不同反应液体进行有效混合;同时通过微通道反应器的连续S形通道的设计增加了液体的混合效率和流经时间(即反应时间);本实用新型还同时具备加热和冷却温控功能:通过循环水进口向上封板的空心内腔通入冷却水并从循环水出口流出,利用热传递作用通过控制循环水的温度来控制通道板的微通道内液体的温度;下加热板内设置有加热丝,通过加热丝和热传递作用实现对控制通道板的微通道内液体进行温度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微通道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混合器,2为微通道反应器,3为收集装置,4为循环水冷却装置,5为第一微量进液器,6为第二微量进液器,7为第三微量进液器,1-1为第一进液通道,1-2为第二进液通道,1-3为第三进液通道,1-4为混合出液口,a为上封板,b为通道板,c为下加热板,a-1为循环水进口,a-2为循环水出口,b-1为微通道,b-2为微通道进液口,b-3为微通道出液口,c-1为加热电阻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双温控微通道反应系统,包括混合器1和微通道反应器2。
如图2所示,所述混合器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进液通道1-1、第二进液通道1-2、第三进液通道1-3和混合出液口1-4,所述第一进液通道1-1、第二进液通道1-2、第三进液通道1-3相互平行设置且与混合出液口1-4相连通,第一进液通道1-1、第二进液通道1-2和第三进液通道1-3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微量进液器5、第二微量进液器6、第三微量进液器7,混合出液口1-4通过管路与微通道反应器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广顺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广顺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0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