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轴及车轴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0424.6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5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蔡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钢意 |
主分类号: | B60B35/04 | 分类号: | B60B35/04;B62H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中轴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轴及车轴锁。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停放时首先要把车辆支撑起来再上锁,如果要对电动车进行充电,要另外接电源对其充电,使用过程比较麻烦,造成很大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能对需要充电的车辆进行充电、又可以实现机械和信号传输两个方式开关锁的一种车轴及车轴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轴,包括:车轮中轴及设置在车轮中轴两侧的加长轴,每一个加长轴中埋设有电源线,每一个加长轴的自由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极,每一个第一电极均通过电源线连接车辆上的储电设备。
进一步,每一个加长轴中埋设有信号线,每一个加长轴的自由端上均设置有第一信号传输点,第一信号传输点通过信号线连接车辆上的启动控制装置。
进一步,加长轴自车轮中轴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或者加长轴外接固定于车轮中轴两侧形成。
一种车轴锁,包括上述车轴,还包括与车轴配合使用的锁固装置,锁固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的底板及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固定板,每一个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供加长轴滑行的滑槽,两个滑槽相对设置;每一个滑槽末端均设有锁块,两个锁块通过锁线连接,其中一个固定板上安装有连接锁线的锁芯,两个锁块上设置有卡住加长轴的卡槽;卡槽的宽度与加长轴的直径相吻合。
进一步,其中一个固定板上设置有控制盒、电源插座及信号插座,电源插座用于连接外接电源线用于充电;两个滑槽内均设置有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位于锁块位置处;第二电极通过电源线连接控制盒,控制盒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源插座;锁块通过电源线连接控制盒;当车轮进入到锁固装置内触压锁块锁定车辆,加长轴两侧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接触。
进一步,其中信号插座连接外接信号线用于信号传输及开关锁,两个滑槽内均设置有第二信号传输点,第二信号传输点均位于锁块位置处,两个第二信号传输点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盒;当车轮进入到锁固装置内触压锁块锁定车辆,加长轴上的第一信号传输点与第二信号传输点接触。
进一步,车轴的长度大于两个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固定板的滑槽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车轴锁既可对车辆实现机械锁定及开锁,也可以实现信号传输及开关锁,方便、更安全;另外,车轴锁上的电源插座连接外接电源可以对改装后的车辆进行充电,解决了目前对需要充电的车辆充电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车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锁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车轴锁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车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
11-底板;12-螺栓孔;13-固定板;14-滑槽;
15-第二电极;16-第二信号传输点;17-电源插座;
18-车轮中轴;19-锁块;20-锁芯;21-锁线;22-螺孔;
23-加长轴;24-卡槽;25-第一电极;26-第一信号传输点;
27-控制盒;28-储电设备;29-信号插座;30-电源线;
31-信号线;32-启动控制装置;A-锁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轴,包括: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的车轮中轴18(本实施例中为前车轮的车轮中轴18,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仅限于此,可以为后车轮的车轮中轴18),及设置在该车轮中轴18两侧的加长轴23,将加长轴23固定在车轮中轴18上;每一个加长轴23中埋设有电源线30和信号线31,电源线30连接车辆上的储电设备28,每一个加长轴23的自由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极25,每一个第一电极25均通过电源线30连接储电设备28,每一个加长轴23的自由端上均设置有第一信号传输点26,第一信号传输点26通过信号线31与车辆上的启动控制装置32连接,当车辆上的启动控制装置32控制车辆信号传输及开关锁时,信号线31将该信号传输到第一信号传输点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钢意,未经蔡钢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0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胎侧防撞功能的充气轮胎胎面结构
- 下一篇:太阳能排空防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