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轴内转子轮毂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0932.4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0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傅松平;王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雄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轴内 转子 轮毂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电机,具体是一种通轴内转子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内转子轮毂电机中的主轴并非一体式结构,其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轴段,也就是说传统内转子轮毂电机中的主轴是由三根轴构成的,其中定子支架上一根轴,转子输出一根轴,轮毂端盖上一根轴。
这种传统结构的内转子轮毂电机存在以下缺点:电机机芯转速快,电机温升高,要求加工精度高,装配工艺复杂,制造成本偏高,售后服务复杂。而且现有内转子轮毂电机中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结构也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便于维修的通轴内转子轮毂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轴内转子轮毂电机,包括主轴、旋转装配在该主轴上且相互固定的轮毂外壳和轮毂端盖、以及设于所述轮毂外壳内的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通过行星齿轮减速器与所述轮毂端盖传动连接,
所述主轴为一整体通轴,其两端分别穿出所述轮毂外壳和所述轮毂端盖的外部;
所述转子固定于转子支架上,该转子支架通过第一轴承旋转装配在所述主轴上;
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与所述转子支架固定且套在主轴外的太阳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主轴上的行星架、旋转装配于所述行星架上的若干根行星轴、固定设置于所述各行星轴一端且与所述太阳轮啮合的若干个第一行星轮、固定设置于所述各行星轴另一端的若干个第二行星轮、固定在所述轮毂端盖上的离合器、以及连接在所述离合器上且与所述各第二行星轮啮合的内齿圈,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分别布置在所述行星架的正反两侧。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第二行星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行星轮的直径。
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行星轴为一体结构。
所述定子通过螺钉固定于定子支架上,所述定子支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在所述主轴上。
还包括与所述定子支架固定的行星轴底座,所述行星轴通过第五轴承旋转连接在所述行星轴底座上。
所述行星架与太阳轮之间支撑设置有第二轴承。
所述轮毂外壳通过第三轴承旋转装配于所述主轴上,所述轮毂端盖通过第四轴承旋转装配于所述主轴上,所述轮毂外壳和所述轮毂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
所述转子是以冷压固定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转子支架上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这种轮毂电机,其主轴采用一体式的整轴结构,而不像传统技术那样为相互分体的多段式结构,使电机结构更加简化,便于电机的装配和维修工作。而且该电机所使用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巧妙而紧凑,工作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种通轴内转子轮毂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轴,2-第三轴承,3-定子支架,4-轮毂外壳,5-转子,6-定子,7-第一轴承,8-转子支架,9-太阳轮,10-行星轴底座,11-第五轴承,12-第一行星轮,13-行星轴,14-行星架,15-第二轴承,16-内齿圈,17-轮毂端盖,18-离合器,19-第四轴承,20-第二行星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这种通轴内转子轮毂电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同传统内转子轮毂电机一样,它也包括主轴1,主轴1上通过第三轴承2旋转装配有轮毂外壳4,主轴1上通过第四轴承19旋转装配有轮毂端盖17,且轮毂外壳4和轮毂端盖17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轮毂外壳4内设置有转子5和定子6,采用内转子外定子结构,且转子5通过行星齿轮减速器与所述轮毂端盖17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雄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雄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0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粘线酒精涂抹自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用电机的磁钢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