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袋式电池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1844.6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1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铁迪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4 | 分类号: | H01M4/24;H01M4/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袋式电池极板。
背景技术
铁镍蓄电池源于1905年爱迪生的发明,他的初衷是为了制造一种廉价、寿命长、无毒害的电池以替代腐蚀性较强的铅酸蓄电池。1955年由苏联以军工方式向我国提供技术支持并援建军工第755厂,经60多年来一直由军工企业生产,由于当时受军工企业种种保密措施和绝对封闭环境下致使该产业基本上停滞在五十年代原有苏联引进时代的基础上,一直没有得到改良更新,包括设备及原材料的供应也始终停留在进口和原始的供应商之中。到目前为止的生产工艺仍然采用袋式条状组成结构,极低效的生产效益和封闭渠道材料供应是造成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其产品的应用也局限于军事、科研及铁路等领域的使用,与市场经济不接轨,始终处于计划经济状态中。传统的铁镍袋式蓄电池制造方法是:正极活性物质为金属镍粉末,负极活性物质为金属四氧化三铁粉末,通过专用设备包粉机将粉末活性物质包裹在一个由单面毛刺透孔的镀镍钢带折成的扁平条状袋内,经条状与条状之间连接,挤压成型,再经定筋挤压成片状等工序制成正负极板,正负极板由绝缘物质隔离,组合后装入塑料壳体内,注入氢氧化钠(碱水)溶液作为电解质,因电解质为碱性物质,故称之为碱性电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益高,一致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的袋式电池极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袋式电池极板,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其中,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结构相同,且相互对称,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列透孔区,相邻的透孔区之间设置有条形带,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上下复合,两者上的透孔区与透孔区相互叠合,条形带与条形带相互叠合,叠合后的透孔区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活性物质,条形带将透孔区隔开,细化叠合后的透孔区形成的腔室,降低腔室变形的可能性,增强腔室对活性物质的包裹能力,避免活性物质聚集成块,不能均匀地分布在腔室内,降低最终反应的活性。
据上所述的一种袋式电池极板,其中,所述活性物质为铁粉或镍粉。
据上所述的一种袋式电池极板,其中,所述条形带的宽度为2mm-3mm,能有效的将腔室分隔,不会影响到整块极板上腔室所占的面积,而且不易断裂。
据上所述的一种袋式电池极板,其中,所述上基板或下基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牙槽,提高上基板和下基板复合的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极板的一致性高,极板厚度可以增加50%以上,活性物质挤压密度可增加30%以上,相应之下电池的能量提高20%以上,也就是电池的性能提高了20%以上;生产效益提高5-10倍,设备的投资也从原有进口的1000多万/台降低到国产化自制的100万/台,从而使制造成本直接下降50%以上;使用寿命可达20多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基板和下基板复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0-上基板,11-下基板,12-透孔区,13-条形槽,14-条形带,15-腔室,16-活性物质,17-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一种袋式电池极板,包括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其中,所述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结构相同,且相互对称,所述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复合前,采用压辊对基板进行滚压加工,形成若干列透孔区12,且相邻的透孔区12之间形成预留边,然后预留边进行滚压加工,形成条形槽13,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复合后,条形槽13通过滚焊机滚焊形成条形带14,最终形成如图2中所示的结构,所述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上均设置有若干列透孔区12,相邻的透孔区12之间设置有条形带14,所述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上下复合,两者上的透孔区12与透孔区12相互叠合,条形带14与条形带14相互叠合,叠合后的透孔区12形成腔室15,所述腔室15内设置有活性物质16,所述活性物质16为铁粉或镍粉,条形带14将透孔区12隔开,细化叠合后的透孔区12形成的腔室15,降低腔室15变形的可能性,增强腔室15对活性物质16的包裹能力,避免活性物质16聚集成块,不能均匀地分布在腔室15内,降低最终反应的活性。
进一步优化,所述条形带14的宽度为2mm-3mm,能有效的将腔室15分隔,不会影响到整块极板上腔室15所占的面积,而且不易断裂。
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基板10或下基板11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牙槽17,提高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复合的牢固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铁迪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铁迪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1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爆心投影点定位系统
- 下一篇:基于PWM的环流传输点测量参数输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