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1998.5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1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韩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诺威阀门控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8 | 分类号: | F16K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座。
背景技术
球阀是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球阀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工艺及产品结构的不断改进,在短短的50年时间里,已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阀类。在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球阀的使用正在逐年不断的上升。
球阀被广泛的应用在石油炼制、长输管线、化工、造纸、制药、水利、电力、市政、钢铁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具有旋转90度的动作,旋塞体为球体,有圆形通孔或通道通过其轴线。
在一些绝对不允许介质泄露的工况上,比如有毒介质,对阀门的密封性特别严格,双活塞球阀密封性比一般的球阀密封性好的多,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双活塞球阀有两道密封屏障,如果上游阀座发生泄露,介质压力进入阀体中腔,下游阀座可以有效的隔断,防止介质流入下游通道,造成污染。当在管线上需要对阀门下游管道进行维修时,双活塞球阀起着重要作用,只要确保上游阀座密封正常,工人就可以在阀门下游管道安全作业。即使上游阀座发生泄露,下游阀座也可以有效的隔断介质,防止泄露,保证下游作业的安全。
现有双活塞球阀的阀座和阀座支撑圈安装时,阀座上的注脂槽会对O形圈和O形圈挡圈造成损伤,影响O形圈的密封效果和阀门的密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座,该球阀可避免O形密封圈在组装时受到损伤,并且组装方便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阀座,该阀座外壁设有装配台阶面,该装配台阶面包括最高台阶面,该最高台阶面装配有O形密封圈,该O形密封圈与上述最高台阶面紧配合,上述装配台阶面覆盖阀座靠近阀口的端部,上述最高台阶面设有装配倒角。
优选地,上述阀座设有注脂槽,该注脂槽设有槽口,该槽口位于上述装配台阶面,上述槽口偏离最高台阶面。
优选地,上述装配倒角度数为15-20度。
阀座组装时,O形密封圈和O形圈挡圈从阀座靠近阀口一端进入,由于台阶面的设置,开始O形密封圈和O形圈挡圈不会与阀座紧密接触,滑到最高台阶面的装配倒角的斜面处时,O形密封圈和O形圈挡圈沿光滑装配倒角滑上最高台阶面,避开了锐边锐角,不会损伤到O形密封圈和O形圈挡圈。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有效避免了O形密封圈和O形圈挡圈被阀座的注脂孔划伤。保证了O形密封圈和O形圈挡圈正常工作以及球阀密封可靠性;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球阀,包括阀体1和阀座2,阀座2置于阀体1内,上述阀座2外壁设有装配台阶面,该装配台阶面包括最高台阶面6,该最高台阶面6与阀体1之间放置有支撑圈3,该支撑圈3设有凹槽,上述凹槽位于支撑圈3与上述最高台阶面6的接触面,上述凹槽内放置有O形密封圈4,该O形密封圈4与上述最高台阶面6紧配合,上述装配台阶面覆盖上述阀座2靠近阀口的端部,上述最高台阶面6设有装配倒角7。
上述阀座2设有注脂槽8,该注脂槽8设有槽口,该槽口位于上述装配台阶面,上述槽口偏离最高台阶面6。
上述装配倒角7度数为15-20度。
上述球阀在具体组装时,组装过程为:将O形密封圈4和O形圈挡圈5装入支撑圈3的凹槽中,然后将其支撑圈3从阀座2的靠近阀口的一端平缓的压入,通过光滑装配倒角7,与阀座2的最高台阶面6接触。把压簧放入阀体1的压簧孔中,再将以上组装后的阀座2一起平缓地压入阀体1的阀座孔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诺威阀门控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西诺威阀门控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1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