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位机构与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2584.4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7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位机构与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
注塑模具一般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当需要在注塑模具中对待注塑板材进行注塑时,在模具内部放置待注塑板材的动作主要通过操作人员手动放置完成,这样的操作方式容易使得待注塑板材放置不到位,导致注塑模具闭合过程中注塑模具上的行位机构的端部与待注塑板材相碰,从而损坏注塑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位机构与注塑模具,以克服现有的手动放置的操作方式容易使得待注塑板材放置不到位,导致注塑模具闭合过程中注塑模具上的行位机构的端部与待注塑板材相碰,从而损坏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位机构,包括:行位主体和压块,所述压块设置在所述行位主体上表面的、用于夹持待注塑板材一端的端部;且伸出至所述行位主体外部。
进一步地,上述行位机构中,所述压块与所述待注塑板材靠近的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上述行位机构中,所述弧形面为光滑表面。
进一步地,上述行位机构中,所述压块采用刚性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上述行位机构中,所述压块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行位主体上。
进一步地,上述行位机构中,所述压块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行位主体上。
进一步地,上述行位机构中,所述压块与所述行位主体为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至少两个行位机构和模仁,所述至少两个行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模仁的端部且对称分布,用于在所述模仁的表面上夹紧待注塑板材,以准备进行注塑;各所述行位机构采用如上所述的行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行位机构与注塑模具,通过在行位机构的行位主体的上表面设置压块,用于夹持待注塑板材一端的端部,且压块伸出至行位主体外部,由至少两个行位机构以及模仁组成注塑模具,以将待注塑板材夹紧,准备进行注塑,解决现有的手动放置的操作方式容易使得待注塑板材放置不到位,导致注塑模具闭合过程中注塑模具上的行位机构的端部与待注塑板材相碰,从而损坏注塑模具,实现了压块与行位主体同步运动时压块先与待注塑板材接触,从而达到预防行位机构压模,避免损坏注塑模具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行位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行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行位机构局部区域S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行位机构实施例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行位机构实施例另一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实施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25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