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壁改进型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2823.6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6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长江;屠柏锐;尹德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西铂瑞重工有限公司;浙江铂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76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李庆伟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改进型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化炉。
背景技术
煤气化技术作为煤炭深度加工、转化的先导技术,是洁净煤技术的关键。煤气化是指将煤投放在气化炉内,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下,煤中有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含有CO、H2、CH4等可燃气体和CO2、N2等非可燃性气体的过程,而气化炉则是煤气化的关键设备。现有技术中的气化炉设置有煤气导管,气化炉生产的煤气通过煤气导管导入煤气收集设备。并且在气化炉主体和煤气导管的周围设置有水冷壁结构对设备进行冷却。
但是现有的气化炉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煤气导管末端与后续设备连接处是通过敷设浇注料并在浇筑料外层敷设隔温材料完成连接的,由于浇注料内表面结构在成型时会出现非平滑过渡的台阶,并且在该连接部分未设置散热降温装置,煤灰容易在此处结渣,严重影响气化炉的正常工作。煤气导管末端出炉800度左右容易堵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煤气气化炉在煤气导管末端连接结构处容易结渣影响气化炉正常工作的不足,提供了通过改进煤气导管末端结构,改善煤气导管末端结渣问题的水冷壁改进型气化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壁改进型气化炉,包括煤气导管和主水冷壁,在煤气导管的末端环绕煤气导管的管口设置有接口水冷壁,所述接口水冷壁设置为缩口结构,接口水冷避通过连接管连通主水冷壁,在接口水冷壁内壁敷设浇注料。
接口水冷壁和主水冷壁连通构成水循环,使降温散热冷却的范围扩展至煤气导管与后续设备连接处,有限防止煤灰在此处结渣。并且浇注料敷设在接口水冷壁的内壁,接口水冷壁起到浇注料定型框架的作用,有效改善浇注料的成型结构,浇注料成型后内壁不存在非平滑过渡的台阶或凹陷结构,有效防止煤灰在积聚堵塞通道。
作为优选,接口水冷壁包括若干水冷壁分片,所述水冷壁分片包括水冷壁管,所述水冷壁管连续弯曲形成若干连续“U”形结构,水冷壁管端口位于水冷壁分片的两侧,相邻的两处水冷壁管端口相互连通,至少有两对相邻的水冷壁管端口通过同一根连接管连通主水冷壁。接口水冷壁实际安装时可在现场将所有水冷壁分片拼接组装,此方案可大大降低部件的加工和运输难度。
作为优选,水冷壁分片还包括圆钢和条形的扁钢,在接口水冷壁宽度较宽的一端,水冷壁管的间隙内焊接扁钢,在接口水冷壁宽度较窄的一端,水冷壁管的间隙内焊接圆钢。
作为优选,接口水冷壁的内壁包括两端的圆柱面部分和中部的圆锥面部分,两端的圆柱面部分和圆锥面部分之间圆滑过渡,圆锥面部分和圆柱面部分的夹角大小为25°~35°。接口水冷壁的内壁结构可以有效改善浇注料成型后的内壁结构,防止煤灰在浇注料内壁积聚。
作为优选,沿接口水冷壁的内侧设置若干销钉。销钉起到加固浇注料的作用,增强浇注料成型后与接口水冷壁之间连接强度,有效提高结构强度和耐用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有效防止煤灰在煤气导管端口处结渣积聚而阻塞煤气输送通道;(2)接口水冷壁采用分片结构,便于加工和运输;(3)结构强度高,结实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接口水冷壁的水冷壁管的排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口水冷壁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中:1煤气导管;2主水冷壁;3接口水冷壁;4浇注料;5水冷壁管;6圆钢;7扁钢;8销钉;9连接管;10膨胀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冷壁改进型气化炉,包括气化炉主体、煤气导管1和主水冷壁2。本实施例中的气化炉主体结构采用本领域通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煤气导管1的末端环绕煤气导管1的管口设置有接口水冷壁3,所述接口水冷壁3设置为缩口结构,接口水冷避通过连接管9连通主水冷壁2,在接口水冷壁3内壁敷设浇注料4。接口水冷壁通过膨胀节10和煤气导管1连接。煤气导管1通过接口水冷壁3与煤气储存装置的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西铂瑞重工有限公司;浙江铂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西铂瑞重工有限公司;浙江铂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2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