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盘管套筒式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2829.3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4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程乐意;曹先常;张嘉陵;潘金荣;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7/00 | 分类号: | C10B27/00;F22B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套筒 焦炉 煤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盘管套筒式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生产中主要有三大余热资源,分别是红焦显热,焦炉荒煤气显热和焦炉烟气余热,其中荒煤气余热占到了焦炉余热资源的30%以上,但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国内外焦炉都是将碳化室干馏产生的高温荒煤气通过上升管,桥管将其导入集气管,并在荒煤气进入集气管前喷洒氨水,将荒煤气温度降到80℃以下,再通过管道送入化产回收系统,温度升高的氨水靠自然冷却和换热进行降温,大量清洁而高效的热能未得到利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从焦炉碳化室出来进入上升管的荒煤气约700-800℃之间,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应当说是一种能源浪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企业采用上升管汽化冷却装置回收热量,该装置由外筒和内筒组成水夹套,并相应设有进水口,出汽口和排污口,在水夹套与荒煤气换热的内壁衬耐火砖,该装置存在几点问题:
1.荒煤气中的杂质在冷热交替环境下,在水夹套根部易产生结焦,影响换热器正常工作;
2.水夹套受热应力和焊点等因素影响,使用时间久了会产生泄漏问题,严重时导致整个汽包里的水漏入碳化室,造成安全事故;
3.特殊情况下停水后再送水时,内筒受应力易发生变形,因此很多企业相继停止运行,拆除了该装置。
经检索发现,申请号为CN200910230821.3,名称为新型焦炉上升管余热利用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余热利用装置。其由串联而成的多段利用装置组成,每段余热利用装置由外筒和内筒组成环形空腔,螺旋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穿过环形空腔与外界相连,环形空腔内填充导热介质:工作时,荒煤气从上升管下部进入上升管内,通过辐射换热将热量传递给上升管内筒之间的导热介质,导热介质再将热量传递给盘绕在其中的螺旋盘管水管。循环水由最上端的进水口依次进入串联的焦炉上升管余热利用转置后,部分或全部汽化,从最后一个出口进入汽包,实现余热回收利用。本装置避免了变形、漏水等问题,安装检修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螺旋盘管套筒式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装置,从而在保证整个炼焦炉安全运行的情况下,通过对换热介质受热面采取新型的螺旋盘管布置,实现荒煤气显热持续稳定有效的回收与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旋盘管套筒式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装置,包括一上升管换热器,所述上升管换热器进一步包括上升管内筒、上升管外筒和盘管,其中,
所述上升管内筒的内侧呈中空状,用于荒煤气的流通;
所述上升管外筒套设在所述上升管内筒的外侧,且所述上升管内筒与上升管外筒之间形成一空腔;
所述盘管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呈螺旋状盘绕在所述上升管内筒的外侧壁上;
所述盘管内容置有换热介质,荒煤气进入到所述上升管内筒内,并通过所述上升管内筒的管壁与所述盘管内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较佳的,所述盘管均匀盘绕于所述上升管内筒的管壁外侧。
优选的,所述盘管紧密且无间隙的盘绕在所述上升管内筒的外侧壁上。
较佳的,所述上升管内筒由防腐蚀材料或复合金属材料制成。
较佳的,所述上升管内筒为无缝金属结构。
较佳的,所述上升管外筒由保温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盘管与所述上升管外筒管壁之间具有一间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螺旋盘管套筒式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装置,其中上升管换热器采用套筒式结构,当盘管内换热介质发生泄漏时,只会流到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不会进入焦炉碳化室,对焦炉碳化室的安全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螺旋盘管套筒式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装置,通过盘管螺旋状的设计布置,不但可以有效扩大换热介质在显热回收装置中的总的换热面积,又能延长换热介质在整个显热回收装置中的总的换热时间,以此保证换热介质能得到充分的换热,实现了荒煤气显热的有效回收和利用,并保证了在整个荒煤气显热回收过程中不会像传统水夹套显热回收装置那样发生管道的破裂,对炼焦炉造成严重的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2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