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凹印油墨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3488.1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4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付强;朱建鹏;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黎马敦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冷奎亨;刘衍军 |
地址: | 26604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油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印油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油墨在凹印印刷过程中被不断循环使用,这导致油墨温度上升,而油墨温度的升高致使油墨中添加的溶剂等挥发加快,油墨粘度增大,进而使得油墨印刷图案残缺、断线及色相难以控制,并且也增大了油墨的消耗量;同时溶剂类物质挥发,对环境、安全也带来了危害和隐患。为了确保印刷质量,控制油墨粘度,传统的方法是频繁地添加溶剂。然而该方法致使油墨粘度存在较大波动,油墨粘度稳定性难以控制,印刷质量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且频繁地添加溶剂也增大了溶剂的消耗量,提高了生产成本。目前尚未检索到能够用于控制凹印印刷油墨温度的装置,如何消除温度升高对印刷质量的影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凹印油墨使用温度升高后油墨粘度增大,油墨印刷图案残缺、断线,色相难以控制及油墨消耗量增大等问题,提供一种冷却装置来控制和保持油墨温度的恒定,从而保证油墨粘度的稳定,解决油墨印刷图案残缺、断线,色相难以控制等印刷质量问题;减少油墨、溶剂消耗量,节约成本,绿色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凹印油墨的冷却装置,包括一密封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外壁上,分别设有冷却水的进水口、出水口;在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根油墨管;所述壳体顶端、底端分别设置一第一快接封头、第二快接封头;在所述第一快接封头、第二快接封头上分别设有油墨进口、出口;所述油墨管上、下端分别与所述油墨进口、出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壳体外壁的下部,所述冷却水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壳体外壁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快接封头与壳体顶端焊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快接封头与壳体底端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的进水口、出水口、油墨进口、油墨出口均分别连接一手动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快接封头、第二快接封头的端面均分别设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快接封头与壳体底端采用卡口式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优选的,所述油墨管采用不锈钢制成。
优选的,所述油墨管规则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从出水口流出,并且冷却水的循环方向与油墨流动方向相反,这样在油墨循环使用过程中,循环的冷却水可以有效调节控制油墨温度。当油墨温度保持低温或恒定时,油墨中溶剂处于一种缓慢挥发状态,使油墨的粘度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处于稳定可控状态,这样可以确保油墨的印刷质量,做到绿色印刷。冷却水的进水口、出水口、油墨进口、油墨出口均分别连接一手动截止阀,可控制冷却水和油墨流速,以时时控制油墨温度。第二快接封头与壳体底端采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这一设计是考虑到壳体内部油墨管中出现大的杂质需要清理时,可以快速打开冷却装置,进行清理。油墨管采用耐腐蚀耐压的不锈钢材质,可提高油墨冷却装置的使用期限,避免管路产生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式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在的循环结构流程图。
图中:1、壳体;2、进水口;3、出水口;4、油墨管;5、第一封头;6、第二封头;7、油墨进口;8、油墨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黎马敦包装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黎马敦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3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印印版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性印刷品的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