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甲醇尾气三级水吸收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5256.X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3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钟民强;邓金华;汤志刚;李庆;鲁昊;张应赤;王度兵;易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基生物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2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尾气 三级 吸收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醇尾气回收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甲醇尾气三级水吸收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替代性燃料有许多优点。首先它可以从可再生的本土资源中得到,因此可以减少对于石油燃料进口的依赖;其次它是可生物降解的,且无毒。与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在燃烧排放方面有很多优点,如一氧化碳、颗粒物及未燃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较低。生物柴油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循环,因此可以把生物柴油燃烧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减到最小。生物柴油具有相当高的闪点(170℃),使得它比石油柴油具有低挥发性,使得它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比较安全。生物柴油所具有的润滑特性可以减少发动机的磨损,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甲醇是生产生物柴油的必要原料,减少甲醇损耗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国内在生产生物柴油的过程中对甲醇的回收比较重视,但对尾气中甲醇的回收重视程度不够。这主要是尾气中甲醇的含量有限,一般生物柴油厂能够回收尾气中95%的甲醇,剩余尾气中5%的甲醇就直接进入大气了。传统的甲醇尾气回收方式存在回收不彻底,效率低,回收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醇尾气三级水吸收的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甲醇尾气三级水吸收的回收装置,包括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三级吸收塔和水循环管道,所述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和三级吸收塔从左至右依次呈上升阶梯状放置,一级吸收塔的底部连接有尾气进入管,一级吸收塔的顶端通过连接管连接二级吸收塔的底部,二级吸收塔的顶端通过连接管连接三级吸收塔的底部,三级吸收塔的顶部连接尾气排出管;所述水循环管道连接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和三级吸收塔,且水循环管道连接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循环管道和进水管上均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和三级吸收塔大小规格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和三级吸收塔之间的高度差大小相同,其高度差大小为100mm-1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得尾气中的甲醇的浓度逐级递减,通过位差来实现设计,降低了能耗和成本,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污染,最终尾气中甲醇含量小于10ppm,整体结构合理,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甲醇尾气三级水吸收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气进入管、2-一级吸收塔、3-二级吸收塔、4-三级吸收塔、5-连接管、6-尾气排出管、7-水循环管道、8-进水管、9-排水管、10-阀门、11-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甲醇尾气三级水吸收的回收装置,包括一级吸收塔2、二级吸收塔3、三级吸收塔4和水循环管道7,所述一级吸收塔2、二级吸收塔3和三级吸收塔4从左至右依次呈上升阶梯状放置,一级吸收塔2的底部连接有尾气进入管1,一级吸收塔2的顶端通过连接管5连接二级吸收塔3的底部,二级吸收塔3的顶端通过连接管5连接三级吸收塔4的底部,三级吸收塔4的顶部连接尾气排出管6;所述水循环管道7连接一级吸收塔2、二级吸收塔3和三级吸收塔4,且水循环管道7连接进水管8和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上设有单向阀11。
所述水循环管道7和进水管8上均设有阀门。
所述一级吸收塔2、二级吸收塔3和三级吸收塔4大小规格相同。
所述一级吸收塔2、二级吸收塔3和三级吸收塔4之间的高度差大小相同,其高度差大小为100mm-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基生物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天基生物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52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的双聚焦波束合成方法
- 下一篇:可调式有机废气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