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炉的脱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7462.4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2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全红;周招团;张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鸿亿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罗伟平;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备石墨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烧结炉的脱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类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其工作组件的尺寸越来越小,工作的速度和效率越来越高,其发热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不仅要求其配备相应的散热装置,还要确保散热装置具有更强的散热能力,以保证产品性能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人工石墨片因具有散热效率高,占用空间小,重量轻等特点,而成为一种理想的散热材料。人工石墨片通常由真空碳化炉烧结而成,在真空碳化过程中,在炉内会有带有焦油的废气形成,带有焦油的废气不仅会影响人工石墨片的质量,而且还会加重真空泵的负荷,甚至导致真空泵罢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烧结炉的脱焦装置,以对人工烧结石墨片时产生的废气进行脱焦,以保证石墨片的质量,避免焦油吸入到真空泵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尊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烧结炉的脱焦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罐体、第二罐体以及第三罐体,所述第一罐体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第三罐体设置有抽气管,所述第一罐体内设置有瓷环吸附装置,所述第二罐体设置有旋片吸附装置,所述第三罐体设置有滤网装置。由于所述第一罐体、第二罐体以及第三罐体依次连通,使得真空泵通过所述抽气管抽真空时,经所述进气管进入的废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罐体、第二罐体以及第三罐体,从而依次通过所述瓷环吸附装置、旋片吸附装置以及滤网装置对废气进行脱焦处理,通过三重脱焦处理后,保证了脱焦的效果,进而保证石墨片的质量,同时避免焦油随废气进入真空泵,防止焦油在真空泵内积累,保证真空泵的持续有效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烧结炉的脱焦装置的改进,所述瓷环吸附装置包括筛网芯管和筛网罩,所述筛网芯管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筛网罩套在所述筛网芯管上,所述筛网罩与所述筛网芯管之间填充有瓷环。从所述进气管进入的废气先经过所述筛网芯管,通过所述筛网芯管均匀地进入所述筛网罩与所述筛网芯管之间的空间,填充在所述筛网罩与所述筛网芯管之间的瓷环对废气中的焦油进行吸附,以达到脱焦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烧结炉的脱焦装置的改进,所述旋片吸附装置包括旋片和冷却管,所述旋片套在所述冷却管上,所述冷却管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旋片形成旋转的通道,废气通过时,旋转通道延长了废气流经的行程,保证废气与旋片充分接触。同时,所述冷却管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循环冷却水,以对进入旋转通道的废气进行冷却,冷却的废气使得焦油有效地附着于所述旋片上,进一步保证脱焦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烧结炉的脱焦装置的改进,所述滤网装置包括滤网罩和固定螺杆,所述滤网罩通过所述固定螺杆固定在所述第三罐体内。废气流经所述瓷环吸附装置和所述旋片吸附装置后,其大部分的焦油都被吸附处理了,所述滤网装置的滤网罩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对废气进行脱焦处理,起到保险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烧结炉的脱焦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罐体设置有第一快换法兰。通过开启所述第一快换法兰,方便从所述第一罐体取出所述瓷环吸附装置,以定期清洗掉所述瓷环吸附装置吸附的焦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烧结炉的脱焦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二罐体设置有第二快换法兰。通过开启所述第二快换法兰,方便从所述第二罐体取出所述旋片吸附装置,以定期清洗掉所述旋片吸附装置吸附的焦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烧结炉的脱焦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三罐体设置有第三快换法兰。通过开启所述第三快换法兰,方便从所述第三罐体取出所述滤网装置,以定期清洗掉粘附在所述滤网装置上的焦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烧结炉的脱焦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罐体、第二罐体以及第三罐体,所述第一罐体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第三罐体设置有抽气管,所述第一罐体内设置有瓷环吸附装置,所述第二罐体设置有旋片吸附装置,所述第三罐体设置有滤网装置。由于所述第一罐体、第二罐体以及第三罐体依次连通,使得真空泵通过所述抽气管抽真空时,经所述进气管进入的废气依次进入所述第一罐体、第二罐体以及第三罐体,从而依次通过所述瓷环吸附装置、旋片吸附装置以及滤网装置对废气进行脱焦处理,通过三重脱焦处理,保证了脱焦的效果,进而保证石墨片的质量,同时避免焦油随废气进入真空泵,防止焦油在真空泵内积累,保证真空泵的持续有效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鸿亿导热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鸿亿导热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7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