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动态显示高位制动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7759.0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4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东昌 |
主分类号: | B60Q1/44 | 分类号: | B60Q1/44;B60Q1/5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孟峣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动态 显示 高位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实用性强、汽车动态显示高位制动灯系统。
背景技术
高位制动灯,又名高位刹车灯,是制动灯的辅助灯,一般安装在车辆后端的中心线上,也有的安装在车辆后端的上端。目前的高位制动灯基本就是用LED制作的,高位制动灯在行车中的作用一般包括:
(1)对于接近车距后续车辆的驾驶员,即使未看见前方车辆的制动灯,也能看见高位制动灯的信号;
(2)当前方车辆是乘用车时,即使在更前方的行驶车辆制动灯看不见的情况下,由于看见高位制动灯的信号,也可以迅速地获知有关车辆的运行信息;
(3)对于后续车的驾驶员来说,高位制动灯的信号可以给他们以普示,预防超车事故的发生。
因为高位制动灯安装在制动灯的上方,而且高位制动灯在制作时其发光带都做得比较宽,大都占后窗的二分之一左右,易被后续车的驾驶员发现,对后续车的报警效果好,能大大提高后续车驾驶员的反应能力,从而保证后续车的行车安全。
在现有技术中,有关高位刹车灯的技术已经被研究,比如在专利201310276168.0,汽车高位刹车灯的专利中,其将高位灯组设计成两组,一组刹车灯条,一组警示灯条,其仅仅用于提示是否刹车状态,从而完成报警功能,但是这种制动灯只能用于显示车辆是否在刹车,并无法准确的表达出车辆内部人员的意图,即该刹车是否为急刹、刹车是否结束在松刹车踏板的过程中、刹车是否开始在脚踩刹车踏板的过程中等,同时也无法直观展示车辆是否在加油过程中,导致驾驶人的意图和车辆的动态都不能很全面的传递给其它的交通参与者,后续的交通参与者无法提前做出更加合理的判断来减少交通事故;同时笔者对该专利技术进行实际制作发现,其使用时依赖速度传感器,是根据速度变化来进行报警的,也就是说,在高速状态下进行急刹,警示灯条也要在速度降下来后才会点亮,这样就会产生一个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内交通事故仍然会发生,同时现有的可编程控制器制作出来的刹车灯系统存在滤波不完整,信号闪烁不准确,由于结构较大安装不方便的状况;再者汽车的加速状况没有灯组的动态显示,显示不完整,且由于现有的高位制动灯组因汽车制造商自己定义标准生产安装,造成车辆高位制动灯组的不统一性,给交通参与者造成视觉辨别上的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的增长及新增加的驾驶者,给交通道路行驶造成了极其复杂的道路状况。现有的汽车高位制动灯组功能过于简单单一已经不能够适应现有交通复杂状况。
基于此,现提供一种汽车动态显示高位制动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实用性强、汽车动态显示高位制动灯系统。
一种汽车动态显示高位制动灯系统,包括:
信号产生机构,连接踏板并检测踏板产生的压力,这里的踏板包括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
信号处理机构,连接信号产生机构并接收该信号产生机构产生的压力信号,最后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并发送给下述高位制动灯;
高位制动灯,包括基础灯组和渐变灯组,该基础灯组包括刹车基础灯组和油门基础灯组;
电源模块,为上述信号产生机构、信号处理机构、高位制动灯供电。
该技术方案中的信号产生机构根据驾驶员脚踩踏板的情况,检测其产生的压力值,然后发送给信号处理机构,该信号处理机构将压力值转化成电流信号,并根据压力值的不同驱动不同高位制动灯的启闭,从而将车辆内部的驾驶状况直观显示给车辆后侧的交通参与者,方便该交通参与者的动作判断,有效规避潜在的交通隐患。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产生机构为与踏板连接的压力传感器,且该压力传感器为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方式,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出踏板承受的压力值,且该种压力传感器的技术较为成熟,整体成本较为低廉。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处理机构包括模拟信号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模拟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压力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流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电流信号后将其发送给高位制动灯。
进一步的,所述模拟信号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保护电路,包括可恢复保险F1、两个瞬态抑制二极管D1、D2,其中F1连接供电电源且其输出端接信号产生机构的输入端,供电电源还连接D2的负极,D2的正极连接信号产生机构的输出端,信号产生机构的接地端连接D1的正极,该D1的负极连接信号产生机构的输出端;
第一滤波器,包括相互串联的电感L2和电阻R18、接地的电容C7,其中L2的输入端连接信号产生机构的输出端,R18的输出端分成两条支路,一条经C7后接地,另一条连接模拟输入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东昌,未经刘东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7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