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8835.X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7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昌国;邵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李娜娟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微型扬声器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重要声学部件,用于完成电信号与声音信号之间的转换,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现有的微型扬声器通常包括外壳及收容在外壳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一起的振膜和音圈,音圈的绕线两端分别电连接有一段音圈引线,音圈引线与设置在外壳上的电连接件电连接,并通过此电连接件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其中的微型扬声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微型扬声器动力核心的音圈的音圈引线设计也成为一些微型扬声器设计的瓶颈。现有的音圈引线通常是从音圈出线端处折一弧形的弯后直接与电连接件电连接,如图4所示,此种设计不能有效的适应一些复杂的微型扬声器,在一些音圈引线的出线端与固定在外壳上的电连接件之间存在较大高度差的微型扬声器中,音圈引线会承受较大的应力,因此存在较大的断线风险。同时受微型扬声器内部狭小的顺线空间限制,音圈引线的顺线长度有限,在音圈振动时音圈引线的振幅较大,长时间工作下也容易发生断线的问题。还有一些其它的音圈引线顺线设计方案,不能有效抑制引线谐振及随之带来的机械擦碰问题,造成微型扬声器的声学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此微型扬声器的音圈引线不易断裂,且可以有效降低音圈引线谐振带来的擦碰,声学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振膜和音圈,所述音圈电连接有音圈引线,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音圈引线电连接的电连接件,所述音圈引线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螺旋段和连接段,所述螺旋段的端部与所述音圈电连接,所述连接段的端部与所述电连接件电连接,所述螺旋段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音圈的振动方向一致。
其中,所述螺旋段为渐变螺旋段。
其中,所述螺旋段的螺旋匝数至少为两匝。
其中,相邻两匝所述螺旋的半径之差大于等于所述螺旋段的线径。
其中,所述螺旋段的螺距大于所述螺旋段的线径。
其中,所述螺旋段的半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音圈电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段为直线段。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的音圈引线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螺旋段和连接段,螺旋段的端部与音圈电连接,连接段的端部与电连接件电连接,螺旋段的伸缩方向与音圈的振动方向一致。音圈引线的螺旋段有效的解决了音圈引线的出线端与电连接件之间的高度差的问题,同时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的增加了音圈引线的长度。当音圈向上振动时,带动音圈引线的螺旋段向上振动,通过螺旋结构的拉伸形变,减缓对电连接件位置及音圈引线出线位置的拉扯,通过应力仿真实验,此设有螺旋段的音圈引线在其出线端及与电连接件电连接位置的拉伸强度能够降低20%以上,从而有效的降低了音圈引线断线的风险;当音圈向下振动时,螺旋段压缩缓冲,有效的抑制了引线谐振。从而本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将音圈引线的一端设计为螺旋结构,有效的降低了在音圈上下振动时音圈引线的拉伸强度,及音圈引线的振幅,从而降低了音圈引线断线的风险,延长了微型扬声器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有效的降低了引线谐振带来的擦碰,提高了微型扬声器的声学性能。
由于螺旋段为渐变螺旋,且相邻两匝螺旋的半径差大于等于螺旋段的线径。此结构可保证螺旋段的每匝螺旋在垂直投影上者互不重叠,从而在振动过程中有效的避免了各层螺旋线之间的擦碰,进一步的提高了微型扬声器的声学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型扬声器音圈引线易断线、声学性能差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的音圈引线不易断线,使用寿命长,声学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的音圈引线与电连接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掉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微型扬声器的音圈引线与电连接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外壳,12、电连接件,20、音圈,22、音圈引线,220、连接段,222、螺旋段,a、螺旋段的螺距,b、相邻两匝螺旋的半径差,d、音圈引线的线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8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甩干机的主轴盖
- 下一篇:折弯机的折弯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