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噪声及气象参数户外监测装置支撑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8987.X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4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姚小兵;张海锭;桂桂;万宇鹏;谢荣基;郝豫川;鄂治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F16M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云春 |
地址: | 61002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气象 参数 户外 监测 装置 撑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及气象参数户外监测装置支撑杆。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的噪声及气象参数户外监测装置多安装于类似于路灯杆固定式的支撑杆上。根据国标规定,将前述监测装置放置在户外环境中,测量声音的传感器应距各反射面1.5m以上,同时,出于安全性及无遮挡要求,通常监测装置的安装高度距地面至少三米上。
然而,现有噪声及气象参数户外监测装置支撑杆均采用固定长杆,一经安装只能进行破坏式拆卸,浪费资源,十分不便。同时,现场遮蔽物高度的不同及精确监测的要求,需要经常调整监测装置的高度,由于长杆的长度固定,使调整工作十分不便。
为此,期望寻求一种技术方案,以至少减轻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拆装、方便调整高度的噪声及气象参数户外监测装置支撑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噪声及气象参数户外监测装置支撑杆,包括:
与地面或基础可拆卸连接的支撑件;
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并向上延伸的底杆;
与所述底杆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导轨副连接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升降杆;
调节所述第一升降杆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上下移动的第一调节机构;
与所述第一升降杆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直线导轨副连接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升降杆;以及
调节所述第二升降杆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上下移动的第二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杆相对两侧壁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杆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槽的两侧壁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一一对应滑动配合的第一导轨。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槽的底面并沿该第一槽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齿条,设置于所述底杆的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杆的通过轴与该第一齿轮连接的用于旋转该第一齿轮的第一转轮。
所述第一转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杆的相对两侧。
所述两个第一转轮的周向均具有插孔,弯曲的第一插销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插入该插孔内。
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杆相对两侧壁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杆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槽的两侧壁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槽一一对应滑动配合的第二导轨。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槽的底面并沿该第二槽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二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杆的通过轴与该第二齿轮连接的用于旋转该第二齿轮的第二转轮。
所述第二转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杆的相对两侧。
所述两个第二转轮的周向均具有插孔,弯曲的第二插销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插入该插孔内。
所述第一、二直线导轨副均为闭合式直线导轨副。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使用时,噪声及气象参数户外监测装置置放于第二升降杆。调节时,首先通过第二调节机构调节第二升降杆相对于第一升降杆向上移动,到位后再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升降杆相对于底杆向上移动,通过调整本实用新型的高度,以调整噪声及气象参数户外监测装置高度,其调整方便,省时省力,同时也方便收纳。本实用新型与地面或基础可拆卸连接,安装后拆卸方便,无需破坏式拆卸,实现循环再利用,能够节约资源。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第一转轮及第一插销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功效,并可依照本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图1及图2示意性示出本实用新型众多实施例中的一种噪声及气象参数户外监测装置支撑杆的实施例。该噪声及气象参数户外监测装置支撑杆包括支撑件1、底杆2、第一升降杆3、第二升降杆4、第一调节机构5及第二调节机构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89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帧流处理方法、视频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网络数据压缩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