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梯级塘水净化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780904.0 申请日: 2015-10-10
公开(公告)号: CN205035164U 公开(公告)日: 2016-02-17
发明(设计)人: 梁智博;梁皓钦;朱春燕;彭甜;朱春伟 申请(专利权)人: 宜都市茂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3/32 分类号: C02F3/32
代理公司: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代理人: 彭娅
地址: 443318 ***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梯级 水净化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净化系统,特别是一种梯级塘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水净化的方式,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共同作用,使水质得以净化。但是,目前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仍较低,表现为养殖水面与湿地处理水面的比率较低,通常超过1:10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梯级塘水净化系统,能够充分利用湿地水面,提高净化效率,结合不同植物组成立体的水净化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梯级塘水净化系统,至少八级塘从高到低依次连接,上级塘的水通过溢流槽进入到下级塘,在位于高处的部分塘种植有挺水植物,在位于低处的部分塘种植有浮水植物。

所述的种植挺水植物的塘水深为0.6~0.8米,种植浮水植物的塘水深为1±0.1m。

十六级塘从高到低依次连接。

还设有混种塘,混种塘内同时种植有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

还设有混栽塘,混栽塘内同时种植有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

在最后一级塘的出水口位置设置有过滤装置。

各级塘之间设有溢流槽。

对于养殖循环水,其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在于有机颗粒,提高有机颗粒的净化效果,即可提高水的净化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梯级塘水净化系统,通过各级塘之间溢流连接,并采用不同水深,配合种植不同植物的结构,能够大幅提高有机颗粒的净化率,养殖水面与湿地处理水面的比例有较大的提高。且净化质量高,经过净化的水质,能够用于养殖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水产品,例如大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级塘1,第二级塘2,第三级塘3,第四级塘4,第五级塘5,第六级塘6,第七级塘7,第八级塘8,第九级塘9,第十级塘10,第十一级塘11,第十二级塘12,第十三级塘13,第十四级塘14,第十五级塘15,第十六级塘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梯级塘水净化系统,至少八级塘从高到低依次连接,上级塘的水通过溢流槽进入到下级塘,在位于高处的部分塘种植有挺水植物,在位于低处的部分塘种植有浮水植物。由此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率,即养殖水面与湿地处理水面的比例达到1:8。经测试,先经过挺水植物再经过浮水植物的方案,较其他方案能够较为显著的提高净化效果,具体机理目前仍不明确,分析可能为觅食昆虫和水生动物以养殖水体中的部分较大的有机颗粒作为食物,因而处理效率较高。

在本例中,挺水植物包括美人蕉、海寿花、千屈菜、风车草、香蒲、花叶芦竹和芦苇,浮水植物包括荷花、睡莲、黄花水龙和荇菜。

所述的种植挺水植物的塘水深为0.6~0.8米,种植浮水植物的塘水深为1±0.1m。由此结构,与植物配合,营造适合鸟类、昆虫、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在挺水植物和浅水塘中,以昆虫、水生动物和好痒菌为主,鸟类、昆虫、水生动物吞食沉淀的有机颗粒,而好氧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浮水植物和深水塘中,水生动物进一步吞食沉淀的有机颗粒,厌氧细菌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硝化细菌将铵盐硝化,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作用,污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都能得到降解同化,成为微生物细胞的一部分,其余的变成对环境无害的无机物质回归到自然界中。

优选的方案,如本例中,十六级塘从高到低依次连接。由此结构,进一步将养殖水面与湿地处理水面的比例提高到1:6。

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混种塘,混种塘内同时种植有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还设有混栽塘,混栽塘内同时种植有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经测试,混种塘和混栽塘各占1-3以内,在此范围内最高可以将养殖水面与湿地处理水面的比例提高到1:5。继续增加混种塘和混栽塘的数量则对效率无明显提升,并可能使处理效率下降,具体机理尚不明确。本例中的沉水植物采用竹叶眼子菜。

在最后一级塘的出水口位置设置有过滤装置。本例中的过滤装置采用混凝土过滤装置,外层为粗骨料,中间为细骨料,内层为水泥砂浆。经过过滤装置的水,被送入下道工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都市茂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宜都市茂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0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