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茶叶揉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0934.1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6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梁茜;饶幸霞;廖优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王珂 |
地址: | 51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茶叶 揉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茶叶揉捻机,属于茶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一般茶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茶叶进行揉捻,茶叶揉捻的目的是适当破坏杀青后茶叶组织,让茶叶内含物质渗透在叶的表面,同时对茶叶进行造型,使芽叶卷紧成需要的形状。目前高档名优成品茶叶一般以手揉为主,双手握茶,先轻后重,轻重交替进行,嫩叶冷揉,老叶热揉,最后松压,解团,中低档绿茶一般采用机器揉捻的方式。其中一道工序是揉捻,即将杀青后的茶叶用手或设备搓揉,使其白毫脱落并成型,揉捻是造成成品茶最后定型的决定因素。现有的揉捻设备通过人为手动控制压盖的提拉和按压,所以压力值不能得到精确的数值化,每次揉捻的力度不能达到统一,使得最终揉捻后的茶型存在差异性,会影响的茶叶的品质;茶叶在进行揉捻过程中会有较多碎末叶产生,在进行出料时,影响茶叶品质或是增加后需要处理工序,浪费时间,而且这种揉捻设备的揉捻盘中没有出料机构,揉捻完成后还需手动收集茶叶,效率较低且浪费人力。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20744868.8,名为《一种茶叶揉捻机》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机,其减速机固持于其中一支脚;电机通过皮带连接并驱动减速机;第一转臂的一端连接至减速机上;第二转臂连接至支脚的顶部;揉捻盘固持于支脚上;揉捻桶上水平设置有若干连接臂,垂直设置有一对立柱;各连接臂的端部和第一转臂、第二转臂相枢接;立柱之间连接有一横梁,于横梁上枢接有一第一锥形齿轮;压盖的顶部竖直设有一丝杆,该丝杆穿过横梁和第一锥形齿轮,其和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手轮安装于横梁上,其前端设有一和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出料门设置在揉捻盘的中央。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揉捻机具有结构简单,茶叶装填、压实方便,揉捻效率高,性能稳定,出料方便,且便于操作等诸多优点。但是该设备只能人工操作,无法自动运行,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因此开发一种全自动化、揉捻茶叶均匀效果好且可以自动出去碎末叶的茶叶揉捻机符合技术发展需求,具有实用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茶叶揉捻机需要手动操作,浪费人力且茶叶揉捻效果较差,揉捻指标无法量化控制,揉捻质量无法稳定的问题,提供自动茶叶揉捻机。
自动茶叶揉捻机,包括压盖、料筒、揉捻盘,所述压盖位于料筒上方且连接电动连杆,所述料筒外连接有连接臂环,所述连接臂环连接有第一支轴、第二支轴与第三支轴,所述揉捻盘位于料筒下方且其中央具有出料口,揉捻盘、电动连杆下方具有一台座。
进一步地,所述料筒上端开口处具有茶叶高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台座下方具有调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连接第一支轴。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下方具有自动开合封盖,所述自动开合封盖外套有风选出料箱。
进一步地,所述风选出料箱具有茶叶出口,风选出料箱内还具有一与茶叶出口同一水平面且垂直放置的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揉捻盘表面具有揉捻凸起,揉捻盘呈漏斗状,其平面向中央出料口处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茶叶高度传感器和电动连杆等驱动装置,实现了茶叶揉捻机的自动化运行与标准化生产,可精准地调节各项指标、促进茶叶品质的稳定与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料筒部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传统茶叶揉捻机需要手动操作,浪费人力且茶叶揉捻效果较差,揉捻指标无法量化控制,揉捻质量无法稳定的问题,提供自动茶叶揉捻机。
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0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古法纯酿酱油的鲜酿方法
- 下一篇:木薯叶膨化食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