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槽式翻抛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1330.9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4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同;熊巍;王斌;方琛;苏斌;朱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瑞泽园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云花 |
地址: | 43034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槽 式翻抛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翻抛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槽式翻抛机。
背景技术
翻抛机是一种基于动态堆肥而研发生产的机械设备,早期的堆肥工艺是静态堆肥,常常由于供氧不足而转化成厌氧发酵,会产生大量硫化氢等臭气,且有爆炸风险,而且不翻抛,会导致局部水分过多,而局部水分不足,使得肥料发酵效果不好,而目前的地槽式翻抛机普遍存在造价较高,翻抛强度不够,需要多次翻抛才能将一个肥料槽内的肥料翻抛合格,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能够提供一种地槽式翻抛机,本实用新型利用丝杆带动箱体的作用移动,从而带动翻抛装置左右移动,较为方便的对地槽内的肥料进行横向翻抛,然后利用行走轮的走动带动箱体的前后移动,从而实现翻抛装置的左右移动,移动方便,制造成本低,实现高效的地槽式翻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槽式翻抛机,其架设在方形地槽上,包括:
一对滑动轨道,其平行设置在所述方形地槽上;
固定杆,其横向设置在所述一对滑动轨道上方,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有竖直设置的支架,其下端设有行走轮,实现带动所述固定杆沿着所述滑动轨道移动;
丝杆,其横向架设在所述方形地槽上方和所述固定杆下方,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轴承连接,所述丝杆与第一旋转电机连接,以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翻抛装置,其包括活动套设在所述丝杆外部的箱体,以及位于所述箱体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的翻抛杆,其中,所述箱体上端固定连接一竖直设置的竖直杆一端,所述竖直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一个环形体,所述环形体可滑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外部,其中,
所述翻抛杆,其包括与所述箱体连接的竖直设置的多个第一杆体,以及由上往下依次间隔分布在每个所述第一杆体外部的多个旋转层,每个所述旋转层包括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杆体外部的四个呈弧形的主叶片,每个所述主叶片的上表面由内到外依次倾斜间隔设有多个呈半圆形的子叶片,并且,从靠近所述主叶片的一端至远离所述主叶片的一端,所述子叶片的厚度逐渐降低,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杆体均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杆体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槽式翻抛机,所述子叶片与所述主叶片之间成45°。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槽式翻抛机,所述第一杆体的表面间隔设有多个锥形突起。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槽式翻抛机,每个所述主叶片设有3个所述子叶片。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槽式翻抛机,多个所述第一杆体一字排列呈直线分布。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槽式翻抛机,所述环形体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丝杆带动箱体的作用移动,从而带动翻抛装置左右移动,较为方便的对地槽内的肥料进行横向翻抛,然后利用行走轮的走动带动箱体的前后移动,从而实现翻抛装置的左右移动,从而实现高效的地槽式翻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槽式翻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槽式翻抛机中的旋转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2所示,
一种地槽式翻抛机,其架设在方形地槽上,包括:
一对滑动轨道1,其平行设置在所述方形地槽上;
固定杆2,其横向设置在所述一对滑动轨道1上方,所述固定杆2的两端分别连有竖直设置的支架3,其下端设有行走轮4,实现带动所述固定杆2沿着所述滑动轨道1移动;
丝杆5,其横向架设在所述方形地槽上方和所述固定杆2下方,所述丝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3轴承连接,所述丝杆5与第一旋转电机连接,以驱动所述丝杆5转动;
翻抛装置,其包括活动套设在所述丝杆5外部的箱体6,以及位于所述箱体6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的翻抛杆,其中,所述箱体6上端固定连接一竖直设置的竖直杆8一端,所述竖直杆8另一端固定连接一个环形体9,所述环形体9可滑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2外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瑞泽园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瑞泽园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1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生聚酯纤维层压薄片
- 下一篇:玻璃器皿着色釉料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