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1617.1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2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汪静姝;雷波泽;潘慧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国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5/00 | 分类号: | C05G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00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系统 中的 制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施肥领域,涉及一种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条器。
背景技术
莼菜是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常食莼菜具有药食两用的保健作用。莼菜的主要营养成 分存在于莼菜芽体表面的透明胶质中,如若透明胶质少,则其营养价值大大降 低。当发现叶小、发黄、芽细、胶质少时应及时追肥。其施肥方式也是十分讲 究的。采用撒施,落在莼菜叶上的肥料容易灼烧到莼菜。目前人们比较常用的 施肥方法是先放浅田水,等露水干后均匀撒施,防止沾留叶面,防止灼伤。但 这种方式仍然存在一个问题,肥料最终存在于水质中,造成水质污染,从而影 响莼菜胶质的形成。
针对莼菜施肥现状,本技术采用了一种新型施肥方式并设计了所有相关的 技术装备。该施肥方式是将肥料与泥土制成圆形肥丸,通过施肥杆把肥丸施放 到水下莼菜穴土中,使其逐渐溶解,缓释营养供植株陆续吸收。为此,需要设 计一款用于制造肥丸的肥丸制造系统,该肥丸制造系统中要能够将肥料与泥土 搅拌、混合,并制成条,制成丸,最后干燥成肥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条器, 欲将肥料与泥土按比例搅拌混合,并将混合物制成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条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罐(1)和第二电机(10),其中外罐(1)为上大、下小的斗状结构,其 下端的出料口为伸向侧面的条形孔,该外罐(1)顶部的开口由顶板(2)封闭; 所述顶板(2)上设有泥土进料斗(2a)和肥料进料斗(2b),这两个进料斗均 与外罐(1)的内腔连通;所述肥料进料斗(2b)带有刻度,且肥料进料斗下端 的开闭由一块水平设置的活动抽板(3)控制,该活动抽板安装在肥料进料斗(2b) 上的安装孔中;所述顶板(2)上安装有一台第一电机(4),该第一电机的输出 轴下端同轴连接有一根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5),而第一转轴(5)下端穿过所 述顶板(2)上的过孔后,伸入外罐(1)内,并在该第一转轴的伸入端固定有 用于搅拌泥土和肥料的第一螺带(6);所述第一转轴(5)下方水平设有一块活 动抽拉板(7),该活动抽拉板安装在所述外罐(1)中下部的安装孔中,当向外 拉动这块活动抽拉板(7)时可以使外罐(1)上部混合后的混合物进入该外罐 下部;
所述活动抽拉板(7)下方竖直设有一根第二转轴(8),该第二转轴上固设 有螺旋形的第二螺带(9);所述第二转轴(8)下端穿过外罐(1)的过孔后, 与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上端同轴连接,该第二电机安装在外罐(1)下 部的外壁上,且第一、二电机(4、10)的转向相反。
采用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泥土进料斗和肥料进料斗控制泥土与肥 料的比例,并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带旋转,从而使泥土与肥料均匀地混 合在一起;混合后的物料通过活动抽拉板(7)后进入外罐(1)的下部,并被 第二螺带(9)挤压,最终从外罐的条形出料口输出,这样就能为后续肥丸制造 提供便利,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在本案中,所述螺带(6)由大螺带(6a)和小螺带(6b)组成,其中小螺 带(6b)沿所述第一转轴(5)的轴向设置;所述大螺带(6a)数目为两条,并 沿周向绕在第一转轴(5)外面,其上端与一块上连接板(6c)固定,该大螺带 (6a)的下端与下连接板(6d)固定,这两块连接板均固套在第一转轴(5)上。
采用以上结构,这样就能改善混合效果,让泥土与肥料混合得更加均匀。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泥土进料斗和肥料进料斗控制泥土与肥料的 比例,并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带旋转,从而使泥土与肥料均匀地混合在 一起,混合后的物料在第二螺带的搅拌下挤向外罐的出料口,并形成条形的物 料,这样就为后续肥丸制造提供便利,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国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国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1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甲苯磺酰胺氯化钠盐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有机液肥自动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