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2889.3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2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明;梁伟;贾春霞;朱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明 |
主分类号: | A63F1/14 | 分类号: | A63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9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牌机,属于娱乐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扑克牌起源有多种说法,相传是起源于中国,供作纸币使用及用来进行牌戏的四色纸牌,而后再经过几百年的演变,才有今日的扑克牌的造型、规格、张数,并发展出诸如:二十一点、捡红点、十三点、接龙、斗地主、桥牌及梭哈等各种玩法,而将知识、娱乐、趣味、教育融入扑克牌中,以使扑克牌成为一种最为大众化、世界化的娱乐用品,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现在扑克牌,基本都需要至少一个用户发牌才能进行游戏,非常不便。网络上有多种扑克游戏,可以避免频繁发牌的缺点,但是在网络上进行扑克游戏又会有很多人找不到真实游戏的感觉,特别是桥牌游戏等需要对对手进行心理战术的扑克游戏。因此,随着扑克游戏的发展,各种代替人工进行扑克牌洗牌发牌的扑克牌洗牌机、发牌机相继问世,而现有的扑克牌发牌机的发牌结构较多,其均是由送牌机构、牵引机构等构成,但是都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是其送牌不可靠,送牌时常常会将2个以上的扑克牌同时送入;第二是牵引时,常常会出现前1个扑克牌和后1个扑克牌之间没有间隙,因此发牌机上的传感器难以检测发出多少个扑克牌;第三是而现有的扑克牌发牌机等要么是直接固定在扑克牌桌上,或者是与麻将扑克一体机相互安装使用,这就给携带带来了不便,使用的场合也受到限制;第四是牌仓里只有少量扑克牌时,由于扑克牌质量较轻,因此发牌机很难将扑克牌从牌仓内送出,从而使得发牌机发牌效果降低,同时,由于现有的发牌机或没有为牌仓单独设置盖板,或设置的盖板只能整体往上提升,这些均给发牌带来不便。以上不足均难以保证扑克机精确的发牌,从而给娱乐者带来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发牌机的便携性。
为实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牌机,包括:基座、发牌装置、收牌装置和顶盖;
所述顶盖盖盒所述基座,所述顶盖与所述基座之间预留有容置所述收牌装置和所述发牌装置的空间;所述发牌装置、所述收牌装置设置在所述空间内,所述发牌装置向所述收牌装置中发牌。
其中较优地,所述收牌装置是多个,所述发牌装置随机向所述多个收牌装置中发牌。
其中较优地,所述多个收牌装置沿竖直方向叠摞。
其中较优地,所述发牌装置通过改变出牌的方向所述多个收牌装置中发牌。
其中较优地,所述发牌装置包括设置有出牌口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出牌口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通过连接轴固定在所述基座或所述顶盖上,所述第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发牌装置的出牌口沿所述连接轴往复转动。
其中较优地,所述驱动装置是电机和/或曲柄装置、液压驱动装置、气压驱动装置、电磁驱动装置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较优地,所述曲柄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牌装置的第一端,所述曲柄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有曲柄驱动装置;所述曲柄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基座或所述顶盖上,所述曲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曲柄装置运动,所述曲柄装置驱动所述发牌装置沿所述连接轴往复转动。
其中较优地,所述收牌装置或发牌装置设置有位置识别传感器。
其中较优地,所述发牌装置与基座之间或所述收牌装置与所述基座之间安装有电磁装置,通过控制电磁装置的磁场强弱改变发牌装置与所述收牌装置之间的相对高度,使发牌装置向收牌装置中发牌。
其中较优地,所述发牌装置包括发牌仓,所述发牌仓底部设置有出牌口,所述出牌口下方设置有搓牌轮,所述搓牌轮带动所述发牌仓底部的牌至所述收牌装置。
其中较优地,所述发牌装置还包括计数传感器,所述计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搓牌轮带动牌的运动方向上。
其中较优地,所述搓牌轮的出牌方向与水平方向呈预定夹角。
其中较优地,所述发牌装置还包括计数传感器,所述计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收牌装置中。
其中较优地,所述发牌装置还包括出牌引导槽,所述出牌引导槽设置在搓牌轮与所述收牌装置之间,所述引导槽引导所述搓牌轮带动牌的运动方向至收牌装置。
其中较优地,所述发牌仓还设置有压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牌机结构简单,故障率底,体积小,便于携带,在自动发牌的同时随机向收牌装置中发牌,实现了自动洗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牌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牌机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发牌机的发牌装置、收牌装置侧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明,未经朱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2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