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镜喷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3466.3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萍;冯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丽萍;冯振 |
主分类号: | A61B1/012 | 分类号: | A61B1/01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3001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内镜临床手术中的喷洒管。
背景技术
喷洒管是内镜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对病灶组织部位上的体液、粘液等进行清除,避免对内镜视野产生影响,能够清晰内镜手术视野,有利于精确的对内镜手术操作,该器具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内镜临床及手术中。
现有的内镜喷洒管器具主要由喷头、喷芯和导流管、注射接口等构成,其中喷芯采用若干不锈钢丝人工绞合而成,并压入喷头内部。药液通过注射器压力灌冲至喷头,经过喷芯分流使药液产生冲洗或喷洒效果。由于患者腔道内病变组织的临床特征是很复杂的,常规的喷洒管通过内镜管路进入体腔后,喷洒药液的范围和角度受喷芯尺寸的不稳定性限制而产生偏差以致雾状效果不明显,或造成喷头内管路堵塞,影响了喷洒或冲洗效果,增加了内镜临床手术的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内镜喷洒管,通过将喷头和喷芯分开设置,使得喷洒范围扩大并且可控,喷雾效果优良,有利于内镜临床手术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镜喷洒管,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注射接口;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喷头,所述金属喷头内设喷道,所述喷道的形状为椎体状或者圆柱状;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内嵌入安装有喷芯,所述喷芯和喷头间隔一定距离而形成喷腔;所述喷芯的表面设有连续螺旋结构,与导流管内壁形成螺旋形管路。
使用时,注射器与喷洒管一端的注射接口连接,按压注射器,药液沿导流管进入,在金属喷芯的作用下,药液呈螺旋状进入喷腔内,由于剪切作用,喷腔药液呈涡流状充满喷腔,药液在注射器的压力作用下,沿喷头的喷道喷出,产生可控的喷雾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喷芯表面采用连续螺旋结构,与导流管内壁形成螺旋形管路,药液受压通过螺旋形管路后,螺旋进入喷腔内,在剪切力作用形成涡旋状态,由喷头喷出后雾化效果好,喷洒范围及角度精确,有利于内镜手术的操作。
2、喷芯能与多种喷头配合,实用性好。喷头内至少具有两种形状的喷道,当喷头的喷道为椎体状时,位于喷腔内呈涡流状的药液进入椎体状的喷道后,喷洒范围扩大,效果更好。
3、喷芯和喷头采用机械加工,尺寸精度高,受人为因素影响低,稳定性能优良。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制造简易,临床效果更为稳定可靠,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喷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喷头内为圆柱状喷道的示意图。
图4表示喷头内为椎体状喷道的示意图。
图中,1-导流管,2-注射接口,3-保护套管,4-喷头,5-喷芯,6-喷道,7-喷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内镜喷洒管,如图1所示,包括导流管1,所述导流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注射接口2;为了保护导流管和注射接口的连接处不易弯折及连接更为牢固,导流管1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套管3。导流管1可以采用透明的聚四氟乙烯管材制成。
如图1所示,所述导流管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喷头4,所述金属喷头4内设喷道6,所述喷道6的形状为椎体状或者圆柱状,如图3、4所示。
所述导流管1的另一端内嵌入安装有喷芯5,所述喷芯5和喷头4间隔一定距离而形成喷腔7。
经过多次实践确定,喷头4的长度为喷芯5长度的一半;喷腔7的长度为喷芯5长度的2/3;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药液喷出后,产生很好的雾化效果。
所述喷芯5和喷头4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如图2所示,所述喷芯5的表面设有连续螺旋结构,与导流管1内壁形成螺旋形管路。药液受压以螺旋状通过喷芯,在喷腔内形成涡流状态,由喷头喷出。所述喷芯5表面的连续螺旋结构也可以设计成双螺旋结构或者三螺旋结构;这样可以加快药液的流速,更快得通过喷芯。
本产品将传统的人工绞合钢丝喷芯改进为机械加工的不锈钢螺旋结构喷芯,喷芯和喷头之间形成喷腔,喷头中喷道特别设计成圆柱状或椎体状,使其装配性好,临床效果更为稳定可靠、操作更为简便,雾化效果更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丽萍;冯振,未经刘丽萍;冯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3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可视喉镜
- 下一篇:一种组合型螺旋式软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