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换能器可分离的滑动环式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4142.1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1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生耐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H01R24/28;H01R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卢胜斌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换能器 可分离 滑动 线缆 | ||
1.一种超声换能器可分离的滑动环式线缆,包括前盖(1)、主壳(2)、压电式换能器芯片(3)和线缆(6),前盖(1)前端设有内环电极(1-1)和外环电极(1-2),线缆(6)由绝缘管及其内部的电源火线(6-1)、电源零线(6-2)、控制信号正极线(6-3)、控制信号负极线(6-4)四根电线组成,电源火线(6-1)与压电式换能器芯片(3)正极连接,电源零线(6-2)与压电式换能器芯片(3)负极连接,控制信号正极线(6-3)与内环电极(1-1)连接,控制信号负极线(6-4)与外环电极(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6)中的每一根电线的中间均通过滑动环插座(4)和滑动环插头(5)采取插拔方式连接,滑动环插座(4)与滑动环插头(5)之间能够周向转动;
滑动环插座(4)与主壳(2)后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可分离的滑动环式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插座(4)包括绝缘座(4-2)和锁定球罩(4-3),绝缘座(4-2)为内空的圆柱体,锁定球罩(4-3)为圆管状,锁定球罩(4-3)套结在绝缘座(4-2)中,绝缘座(4-2)与主壳(2)后端固定连接;在绝缘座(4-2)中心设有中心电极(4-5),在绝缘座(4-2)内壁上从内往外顺序镶嵌有相互绝缘的圆环电极(4-6)、外滑动环电极(4-8)和内滑动环电极(4-7);中心电极(4-5)与压电式换能器芯片(3)正极连接,圆环电极(4-6)与压电式换能器芯片(3)负极连接,内环电极(1-1)与内滑动环电极(4-7)之间通过导线A(1-3)连接,外环电极(1-2)与外滑动环电极(4-8)之间通过导线B(1-4)连接;锁定球罩(4-3)内壁开设有环形沟槽,该环形沟槽中均布多个锁定球(4-4),锁定球(4-4)高出锁定球罩(4-3)内壁;
所述滑动环插头(5)由柱状的插头绝缘体(5-1)和电极组成,其中:插头绝缘体(5-1)和电极固定连接,插头绝缘体(5-1)外表的中部设有环形凹槽状的锁定环(5-2),插头绝缘体(5-1)前部顺序设有相互绝缘的控制信号滑动环正极(5-5)及控制信号滑动环负极(5-6);电极为圆管状,其内壁为电源正极(5-3)、外壁为电源负极(5-4),电源正极(5-3)与电源负极(5-4)相互绝缘;电源火线(6-1)与电源正极(5-3)连接,电源零线(6-2)与电源负极(5-4),控制信号滑动环正极(5-5)与控制信号正极线(6-3)连接,控制信号滑动环负极(5-6)与控制信号负极线(6-4)连接;
当滑动环插头(5)插入滑动环插座(4)时,中心电极(4-5)与电源正极(5-3)滑动连接,圆环电极(4-6)与电源负极(5-4)滑动连接,内滑动环电极(4-7)与控制信号滑动环正极(5-5)滑动连接,外滑动环电极(4-8)与控制信号滑动环负极(5-6)滑动连接,滑动环插座(4)通过锁定球(4-4)与滑动环插头(5)的锁定环(5-2)相互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可分离的滑动环式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4-2)和锁定球罩(4-3)之间设有螺旋弹簧(4-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可分离的滑动环式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插座(4)与主壳(2)后端之间所有防水密封圈(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生耐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生耐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41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