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轴向移动扫描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4879.3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3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嘉;林子棋;叶柏松;周云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光电技术研究所;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H04N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移动 扫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轴向移动扫描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紫外光波段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相应的紫外探测需求的不断加大,市场上涌现出很多紫外成像探测设备,这些设备仪器,体积大,成本高,售价昂贵的现状,严重的阻碍了紫外探测技术的运用与推广。
申请人设计了一种紫外-可见光双光路成像探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紫外扫描靶面接收分光片分离出来的紫外光,为了对紫外扫描靶面进行扫描,需要一种能够在Y轴方向上和Z轴方向上移动的扫描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度高、成本低、响应快的双轴向移动扫描机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轴向移动扫描机构,包括紫外光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转接板、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和Z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所述紫外光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通过转接板固定在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上;所述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固定在Z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上;所述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带动紫外光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Z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上带动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紫外光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所述紫外光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中的紫外光探测器采用GaN紫外光探测器。
所述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和Z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均由底座、电机、丝杠和载物工作台构成;所述电机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丝杠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并与载物工作台螺纹连接;所述载物工作台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紫外光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通过转接板固定在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的载物工作台上,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的底座固定在Z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的载物工作台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的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和Z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带动紫外光探测器在Y轴方向上和Z轴方向上移动,结构简单,精度高。
(2)本实用新型的紫外光探测器采用GaN紫外光探测器,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
(3)本实用新型的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和Z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均由底座、电机、丝杠和载物工作台构成,结构简单,相应速度非常快,并且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紫外光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1、转接板2、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3、Z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双轴向移动扫描机构,包括紫外光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1、转接板2、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3和Z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4。
紫外光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1中的紫外光探测器采用GaN紫外光探测器。紫外光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1通过转接板2固定在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3上。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3固定在Z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4上。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3带动紫外光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Z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4上带动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紫外光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3和Z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4均由底座、电机、丝杠和载物工作台构成。电机固定在底座上。丝杠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并与载物工作台螺纹连接。载物工作台与底座滑动连接。紫外光探测器及其读出电路1通过转接板2固定在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3的载物工作台上,Y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3的底座固定在Z轴向直线压电电机平移台4的载物工作台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光电技术研究所;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未经常州光电技术研究所;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4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