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积称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5875.7 | 申请日: | 2015-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8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席杰军;呼天明;杨培志;陈洪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7/00 | 分类号: | G01F17/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量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生物学中用的体积称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体积称量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程技术领域、地质科学领域、环境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往往需要测量某种零部件、土壤、岩石、或组织器官如根系、叶片的体积。当生产某种特殊材质零部件时,尤其是价格超级昂贵的材质时为了节约,可能需要计算整个生产计划所需该部件材质的精确量,以便合理采购。如果该部件比较规整,那么该部件的体积即可容易计算,然后可根据生产总零件数、该零部件体积和该特殊材质的密度计算采购总质量,即采购总质量=零件总数x零件体积x零件材质密度。然而零部件的体积绝大部分都不规正,难以计算测量。此外,有些检测需要测量密度,如大家购买各种贵金属的首饰,在无法破坏其形状时如何辨别其是否掺假或纯度是否足够时,如果能够测量该种首饰的精确密度时,即可判定该首饰的真伪及价值。在地质或环境科学领域内,往往需要快速计算不同产地的同种岩石或不同岩石的密度,或各种土壤的密度,以便了解其性质或进一步分析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针对特殊试验目的,有时需要测量植物根系的体积或叶片的体积等。而且,因为检测而对原始部件或材料进行破坏,在实际情况中往往也难以令人接受。
目前,针对这些生活、工程或科研中种种类似问题,主要是以排水法或体积测量法解决。排水法的原理:用一容器装满水,然后放入待测物体,待水溢出,然后称量溢出水分的重量,然后以1cm3/g水密度计算的溢出的水体积即待测物体体积。然而,以市场上的现有各种容器,排水法难以精准测量小体积物件,如戒指或者针的体积,而且测量精度比较差。体积测量法原理:用一带刻度容器如量筒,装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的初始体积,然后放入待测物体,水面上升,记录终体积,然后计算终体积与初始体积之差值即待测物体体积。同样,以市场上的现有各种容器,体积测量法也难以精准测量小体积物件,如戒指或者针的体积,而且测量精度比排水法还差。可见,针对上述种种问题,目前并无一个简便、精确、易行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称量器。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一种体积称量器,其特点是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内设置有网片,主体上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顶盖,主体与顶盖相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的顶盖包括顶盖尖端,顶盖尖端底部设置有保护螺台,保护套通过螺纹与保护螺台相连套设在顶盖尖端外部。
所述的主体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网片边缘设置有边缘凸台,边缘凸台嵌入环形凹槽。
所述的顶盖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标志螺旋程度的第一标志箭头,主体外壁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标志箭头对应的第二标志箭头。
所述的主体和顶盖的形状对应设置为柱形、锥形、葫芦形或球形
所述的顶盖尖端内径为0.33-0.47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体积称量器,其精度可达0.1mm3(1x10-10m3),可精确、有效、简便地解决工程或环境中的体积相关测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尖端的保护套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空置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加水后结构示意图;
图5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加水和代称物体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顶盖;1-1.顶盖尖端;1-2.保护螺台;1-3.第一标志箭头;2.橡胶垫圈;3.主体;3-1.环形凹槽;3-2.第二标志箭头;4.网片;4-1.边缘凸台;5.保护套;5-1.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4所示,所述的一种体积称量器,其特点是包括主体3,所述的主体3内设置有网片4,主体3上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顶盖1,主体3与顶盖1相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圈2,所述的顶盖1包括顶盖尖端1-1,顶盖尖端1-1底部设置有保护螺台1-2,保护套5通过螺纹5-1与保护螺台1-2相连套设在顶盖尖端1-1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58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公共道路积水智能监控系统
- 下一篇:插入式多参数管网在线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