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综合厌氧配水水解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6546.4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5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标;沈志;朱成辉;胡庆伟;肖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泓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国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厌氧配水 水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厌氧配水水解池。
背景技术
由于高浓度工业废水及含工业废水的市政废水在进行厌氧处理前需要设置预先对废水进行水解,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提高整个系统处理效率。常用的水解酸化反应器主要有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和带污泥回流的水解酸化反应器两种。其中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是通过布水装置进行布水,常采用重力流布水系统或压力流布水系统,这两种布水系统都存在布水孔口容易堵塞的问题。堵塞后难于处理,且处理不及时导致布水不均,长期运行会产生死区,致使反应池有效容积下降。另外,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通常采用弹性填料填充法,挂膜效果差,且填料容易缠绕板结,生物富集能力差。而带污泥回流的水解酸化反应器虽设置有带污泥回流的厌氧水解装置,但需增加沉淀池及污泥回流泵,不仅增加了造价而且增加了运行费用,不适合作为厌氧工艺前的水解酸化反应器。
此外,部分工业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微生物尤其是厌氧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该类废水在进行厌氧工艺处理时需要采用厌氧出水回流以稀释进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从而达到降低废水抑制性,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目的。传统厌氧出水回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采用泵从厌氧出口直接抽水致厌氧进水口,从而实现出水回流。该方式需要每一座厌氧反应器至少配置两台循环泵,对于厌氧反应器个数较多的污水处理系统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循环泵,从而增加了造价,并提高了维护和难度;第二种方式是通过阀门和流量计对厌氧出水进行分流,一部分出水排放到后续处理单元,另一部分作为回流水进入一个独立的循环水池,上述进入循环水池的厌氧出水与进水进行混合并稀释了进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然后混合后的水由厌氧进水泵提升至厌氧池。上述第二种方式需要根据进水流量的变化而调整上述排放到后续生化处理单元的水量和上述作为回流水进入循环水池的水量,操作难度大。并且上述第二种方式会因流量计测量误差和精度问题导致厌氧进水和出水水量大小不一致,从而导致循环水池中水位的波动,最终造成水池抽空或污水溢出。此外因高浓度工业废水厌氧处理出水中会含有一定的污泥,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都无污泥截留措施,从而导致厌氧菌种流失,流失污泥会对后续生化系统造成冲击。
此外,目前常规厌氧前的水解酸化系统和出水回流系统都是分开进行设置,都存在系统复杂、构筑物多、功能单一、造价及运行费用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行费用低的综合厌氧配水水解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综合厌氧配水水解池,包括综合分离区和耦合水解区,所述综合分离区和耦合水解区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综合分离区包括导流筒、倾斜式平板生物填料区和出水堰,所述导流筒、倾斜式平板生物填料区和出水堰依次相连接;所述耦合水解区包括搅拌器、垂直式平板生物填料区和厌氧进水管,所述搅拌器、垂直式平板生物填料区和厌氧进水管依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式平板生物填料区与水平面呈一锐角,所述锐角为55-80度。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厌氧配水水解池与下一级污水处理单元的后续生化系统相连接,所述综合分离区顶部设置出水堰;所述出水堰与后续生化系统相连接;所述出水堰的高度高于后续生化系统0.5米以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倾斜式平板生物填料区设置在所述综合分离区的中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分离区底部通过连通管与耦合水解区底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器为潜水搅拌机,所述潜水搅拌机设置在耦合水解区的底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综合厌氧配水水解池还设置有进水点,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连通管出口,所述综合厌氧配水水解池的进水进口方向以及所述连通管出口方向与所述潜水搅拌机推流方向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厌氧配水水解池进水点与所述连通管出口的距离为小于1m,所述进水点和所述连通管出口分别与所述潜水搅拌机的距离为1-2m。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式平板生物填料区设置在耦合水解区的中上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耦合水解区的顶部设置有厌氧进水管,所述厌氧进水管为穿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集水解酸化、厌氧进水恒水位配水、厌氧出水与回流水量分配以及厌氧出水污泥截留分离以及补充厌氧系统生物量等功能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操作便利,运行费用低。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泓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泓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6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