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酱油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6660.7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8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刚;刘宗义;陈春艳;张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26 | 分类号: | B65D47/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4400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酱油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方便倒油的酱油瓶盖结构。
背景技术
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位品之一,为了方便使用,一般都采用瓶装酱油,酱油瓶一般包括瓶盖本体和上盖,瓶盖本体包括拉环、倒出环和挡环,第一次开封使用时需拔掉拉环,酱油从倒出环处倒出,使用之后合上上盖,利用上盖内侧的挡流环与倒出环的配合防止酱油泄漏。为了控制好使用酱油的用量,有些酱油瓶会在倒出环上设置一个向外凸出的倒油口,虽然倒油口可以很好的控制流量,但每次使用时都需要转动酱油瓶,以便倒油口刚好对准需要倾倒酱油的位置,所以使用起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酱油瓶的倒出环只有一个倒油口,从而导致使用时需转动酱油瓶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倒出环上具有多个倒油口的酱油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酱油瓶盖,包括瓶盖本体和上盖,上盖通过边缘的软胶和卡扣结构与瓶盖本体相连,所述瓶盖本体由内向外依次设有拉环、倒出环和挡环,上盖内侧设有挡流环,所述倒出环的上端设有从倒出环内侧向外侧凸出的倒油口,所述倒油口包括至少三个,分别位于倒出环的不同方向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倒油口包括三个,其中一个位于倒出环上与软胶所在方向成180°的位置,其余两个分别位于倒出环上与软胶所在方向成90°和270°的两个位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倒油口为向外凸出的弧形结构,三个倒油口之间设有平滑的弧形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酱油瓶的倒出环上设置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倒油口,在使用时不必刻意转动酱油瓶,只需随手拿起酱油瓶再稍微调节一下位置便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倒油口来倒油,省去了转动酱油瓶的位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1-瓶盖本体,2-上盖,3-软胶,11-拉环,12-倒出环,13-挡环,14-倒油口,21-挡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瓶盖本体1和上盖2,上盖2通过边缘的软胶3和卡扣结构与瓶盖本体1相连,所述瓶盖本体1由内向外依次设有拉环11、倒出环12和挡环13,上盖2内侧设有挡流环21,所述倒出环12的上端设有从倒出环12内侧向外侧凸出的倒油口14,所述倒油口14包括至少三个,分别位于倒出环12的不同方向上。倒油口14具有汇集水流的作用,酱油经过倒油口14后可以更加聚集,液流的横截面会缩小,使用时便能更好的控制流量,设置多个朝向不同的倒油口14是为了随手拿起酱油瓶时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倒油口14来倒油,不必刻意转动酱油瓶来调整位置,使用起来可更加得心应手。
所述倒油口14包括三个,其中一个位于倒出环12上与软胶3所在方向成180°的位置,其余两个分别位于倒出环上与软胶所在方向成90°和270°的两个位置,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得出,在倒出环12的这三个设置三个倒油口14可以保证基本的使用,软胶3所在的方向因为有上盖2的阻挡,不方便倒油,所以这个方向不用设置倒油口,其余三个方向的倒油口14可以保证拿起酱油瓶后轻微转动手腕就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倒油口来倒油。
为了使倒出口12更加平滑完整,制造时更加容易,可将倒油口14设置为向外凸出的弧形结构,三个倒油口14之间采用平滑的弧形过渡,平滑的弧形过渡可使倒出口12更容易将液体汇集到倒油口14,增大了倒油的角度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66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启封功能的瓶盖
- 下一篇:铝带生产流程中的储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