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拖滞液压制动卡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7453.3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3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宏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宏太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1/04;F16D12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拖滞 液压 制动 卡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装置,尤其是涉及零拖滞液压制动卡钳。
背景技术
车辆制动时,制动卡钳工作过程为: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使得制动总泵容积缩小而压出的制动液,制动液经管路自制动卡钳上的油孔进入左侧腔室推动活塞右移,与活塞紧密相配的矩形密封圈也随之发生形变,消除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设定间隙,进而紧紧夹持住与车轮同轴旋转的制动盘使车轮停转而实现车辆制动。制动解除时,制动总泵容积恢复,制动卡钳密封圈的形变释放推动活塞左移,制动液回流至制动总泵内,摩擦片解除对制动盘的夹持恢复到原有的设定间隙。
但是,受制造精度、制动卡钳矩形密封圈的变形和车辆使用周期等诸多因素影响,制动解除后的活塞复位行程并不一致,摩擦片与制动盘的设定间隙并不能每次都可靠地恢复至设定值,这就导致车辆在摩擦片与制动盘脱离不完全(夹持残留)的状态下行驶,拖滞(俗称拖磨)发生而造成燃油消耗增加,同时也缩短了摩擦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拖滞液压制动卡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零拖滞液压制动卡钳,包括设置在轮轴上的制动卡钳,安装于所述制动卡钳液压缸内的活塞;所述活塞远离摩擦片的端面上沿轴向开设有盲孔,位于所述盲孔外周面上开设有环槽,在盲孔侧壁上开设有豁口;所述环槽内设置有弹簧钢带,所述弹簧钢带的宽度小于环槽的宽度,弹簧钢带的两端分别自所述豁口向盲孔内弯折,在弹簧钢带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长孔,弹簧钢带的两端通过穿于两个长孔内的螺栓和内、外调节板夹持连接。
所述弹簧钢带远离摩擦片的侧边上向外延伸设置有弹片。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消除现有制动卡钳存在拖滞的缺陷,达到降低燃油消耗、延长摩擦片使用寿命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隐去外调节板)。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钢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零拖滞液压制动卡钳,包括设置在轮轴上的制动卡钳,安装于所述制动卡钳液压缸1内的活塞2;活塞2远离摩擦片3的端面上沿轴向开设有盲孔4,位于盲孔4外周面上开设有环槽5,在盲孔5侧壁上开设有豁口,环槽5内设置有弹簧钢带6,弹簧钢带6的宽度小于环槽5的宽度,弹簧钢带6远离摩擦片3的侧边上向外延伸设置有多个弹片7,弹片7与弹簧钢带6为一体结构;弹簧钢带6的两端分别自豁口向盲孔4内弯折,在弹簧钢带6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长孔8、9,弹簧钢带6的两端通过穿于两个长孔8、9内的螺栓10、11和内、外调节板12、13夹持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车辆制动时,制动总泵的制动液经管路自制动卡钳上的油孔14进入左侧腔室推动活塞2右移,由于弹簧钢带6涨紧在制动卡钳1的液压缸壁上,形成的附着阻尼大于弹片7的弹力,故弹片7被压缩并储能至设定间隙值(即弹簧钢带6的宽度与环槽5宽度的差值)转移至环槽5右侧后,弹簧钢带6与活塞2开始同步移动,推动摩擦片3紧紧夹持住旋转的制动盘12,直至实现完全制动。
制动解除时,制动总泵容积恢复,制动卡钳1密封圈15的形变力与弹片7的弹力同步释放,推动活塞2左移、摩擦片3解除对制动盘16的夹持后继续左移,直至达到设定间隙值(即弹簧钢带6的宽度与环槽5宽度的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宏太,未经郑宏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7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清洁装置
- 下一篇:复数除法器及其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