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可靠性剩余电流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7611.5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6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吕小红;高晋;李杰;李俊杰;宋忠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34 | 分类号: | H02H3/34;H02J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性 剩余 电流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剩余电流保护器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可靠性剩余电流保护器。
背景技术
剩余电流保护器作为继电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村电网被广泛推广使用。目前常用的电磁式剩余电流保护器由剩余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直接向跳闸装置电磁铁线圈提供电流,驱动跳闸开关动作,而电力系统中广泛存在的谐波,特别是三次和五次谐波会造成跳闸装置的误动问题,无法满足剩余电流保护设备可靠动作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高可靠性剩余电流保护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可靠性剩余电流保护器。该装置通过谐波滤除设备来提高谐波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的可靠性。该保护器的结构简单合理,具有更高可靠性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可靠性剩余电流保护器,包括剩余电流互感器和跳闸装置,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和跳闸装置之间并联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输入端与剩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器输出端与跳闸装置的电磁铁线圈连接;所述滤波器用于滤除剩余电流保护器中的谐波电流。
进一步,所述滤波器包括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为有源带通滤波器,所述有源带通滤波器允许通过50Hz的正弦电流,并限制三次和五次谐波混入剩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
进一步,所述有源带通滤波器集成到剩余电流保护器内部,安装位置选择在剩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与跳闸装置电磁铁线圈之间。
进一步,所述有源带通滤波器的工作电源与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控制电源连接。
进一步,所述有源带通滤波器包括滤波器输入端口、低通网络、高通网络、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反馈电阻和滤波器输出端口;所述滤波器输入端口与低通网络连接;所述低通网络与高通网络连接;所述高通网络与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出端与滤波器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反馈电阻一端与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高通网络输入端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该实用新型所述剩余电流保护器后,能够有效降低谐波电流对跳闸装置的影响,因此在谐波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采用该实用新型所述剩余电流保护器,降低保护误跳的可能性,提高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可靠性,同时有效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内部接线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带通滤波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可靠性剩余电流保护器,包括剩余电流互感器和跳闸装置,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和跳闸装置之间并联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输入端与剩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器输出端与跳闸装置的电磁铁线圈连接;所述滤波器用于滤除剩余电流保护器中的谐波电流。
所述滤波器包括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为有源带通滤波器,所述有源带通滤波器允许通过50Hz的正弦电流,并限制三次和五次谐波混入剩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
所述有源带通滤波器集成到剩余电流保护器内部,安装位置选择在剩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与跳闸装置电磁铁线圈之间。
所述有源带通滤波器的工作电源与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控制电源连接。
所述有源带通滤波器包括滤波器输入端口、低通网络、高通网络、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反馈电阻和滤波器输出端口;所述滤波器输入端口与低通网络连接;所述低通网络与高通网络连接;所述高通网络与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出端与滤波器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反馈电阻一端与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高通网络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7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载配变自动切断装置
- 下一篇: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