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绳带扣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8002.1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6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江文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1/25 | 分类号: | A44B11/25;A44B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绳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绳带扣,特别涉及下压盖体,使盖体的抵持部抵持于座体的阻挡部上,且盖体的卡扣部扣入于座体的扣持部内,即可将盖体与座体快速组装,而朝上扳动盖体,使卡扣部脱离于扣持部,便可将盖体快速拆卸于座体,以达到快速组装或拆卸及增加操作上的便利性。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今运动风气盛行,不分男女老少及各个年龄层次,都可透过正常规律的运动增进心肺能力、肌耐力,并促进新陈代谢、增进免疫能力,以及有助于舒解压力、提升生活的质量等益处,而不论是跑步、踢足球、健行郊游、登山越野等运动都需要靠双脚移动,并由脚部承受全身重量,且因地面上可能有沙砾、石块、玻璃、钉子等异物,所以一般脚上都会穿着鞋子来隔离异物达到保护与安全的效果。
再者,随着市面上鞋子种类、款式不断的推陈出新,便有业者推出各种适合于运动过程中穿着的慢跑鞋、户外健行鞋、越野跑鞋、登山鞋等鞋子,并利用鞋体上所穿设的鞋带覆盖脚面的面积大,以及调整鞋口大小或松紧度,使鞋体与脚部可稳固结合而不易松脱,以方便使用者进行运动,且可保护脚部、防止跌倒或运动伤害等。
另外,传统的运动鞋款,其鞋面两侧具有相对的鞋带孔,且鞋带为长条状,便可利用鞋带穿入鞋面的鞋带孔,使鞋面两侧向中央抵紧,再利用拉紧鞋带,使鞋子能紧密包覆于脚部不会松脱,最后将鞋带打结绑紧,来完成鞋子的穿戴。
然而,现今使用者欲将传统的运动鞋松脱离于脚部时,其使用者必须先将鞋带放松后,再调整鞋带使运动鞋的鞋口间距扩大,才可将脚部从运动鞋内脱离,若使用者要穿回传统的运动鞋内来使用时,其必须先将脚部套入于运动鞋内,再调整鞋带使鞋口束紧,当束紧完成后使用者才可利用运动鞋来运动,其调整鞋带来鞋口松紧度的过程甚为麻烦且费时,所以造成使用者使用上诸多不便。
是以,要如何设法解决上述现有的缺失与不便,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带扣,其能够使盖体的抵持部抵持于座体的阻挡部上,且盖体的卡扣部扣入于座体的扣持部内,即可将盖体与座体快速组装,而朝上扳动盖体,使卡扣部脱离于扣持部,便可将盖体快速拆卸于座体,以达到快速组装或拆卸及增加操作上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绳带扣,包括有座体及盖体,该座体所具的基座内部凹设有容置空间,并于容置空间一侧形成有阻挡部,再于容置空间另一侧设有扣持部;及该盖体具有罩覆于容置空间上方的基部,并于基部底面一侧处设有具有挡块及勾持体且抵持于阻挡部上的抵持部,且勾持体与基部间形成有供预设绳带穿入的穿置通道,再于基部底面处设有扣入于扣持部内的卡扣部。
所述的绳带扣,该座体的基座底部周缘处向外形成有厚度小于基座的定位部,并于定位部上凸设有供挡止于盖体底面的挡止部。
所述的绳带扣,该座体的阻挡部与扣持部间形成有供默认绳带通过的信道,并于信道上且位于容置空间另侧处设有嵌扣槽,再于阻挡部朝容置空间方向形成有凸块,且凸块下方形成有连通于容置空间内的容置槽,而阻挡部二侧面形成有供默认绳带通过通道后弯折抵靠的转折面。
所述的绳带扣,该阻挡部的嵌扣槽相邻于扣持部处的内侧壁具有导弧面,并于导弧面朝远离扣持部方向转折出抵靠面,而该盖体的抵持部两侧分别具有沿着导弧面嵌入于嵌扣槽内的卡持块,再于各卡持块表面设有抵持于抵靠面上的滑移面,且卡持块内侧凹设有供抵持于预设绳带的缺槽。
所述的绳带扣,该座体的扣持部于容置空间两侧处分别具有扣槽,并于各扣槽上方相邻于阻挡部向内形成有凸出的卡持面,且扣槽上方远离卡持面另一侧处设有卡扣,而该盖体的卡扣部具有朝抵持部方向倾斜并扣入于复数扣槽内的复数凸扣,并于复数凸扣内侧与基部间形成有扣持面,且各凸扣底部形成有曲面,再于曲面朝基部形成有抵持面,而抵持面上设有供卡扣扣持的凹槽。
所述的绳带扣,该抵持部的挡块表面上设有供抵持于阻挡部上的止挡面。
所述的绳带扣,该抵持部的勾持体朝基部方向凸设有挡止块,并于挡止块与基部间形成有间隙小于预设绳带外径的开口。
所述的绳带扣,该盖体的基部位于穿置通道处设有导引斜面。
所述的绳带扣,该盖体的基部相对于抵持部另一侧设有向上弯折的扳动部,再于扳动部上方并位于基部表面设有止滑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8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