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学实验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8396.0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1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徐芳辉;丁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G01N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41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学 实验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药学实验取样器。
背景技术
药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使用提样吸管来提取实验样本,但是目前药学使用的提样吸管由管体组成,多为注射针管改造而成,且这样的形式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杂菌,对样本造成污染,观察不到样本的变化,给实验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药学实验取样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学实验取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学实验取样器,包括透明观察袋、毛细管和短管,所述透明观察袋的末端设有手柄,所述透明观察袋的左侧面设有安装孔,所述透明观察袋的内腔安装有U型引流管,且U型引流管的引流口贯穿安装在安装孔的内腔,所述U型引流管的引流口转动连接弯头,且弯头通过毛细管连接针头,所述U型引流管的出液口连接储液管,所述U型引流管的末端通过短管连接负压吸引器。
优选的,所述针头和毛细管的表面安装有针帽。
优选的,短管的内腔设有单向进气阀。
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器和短管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层。
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器为波纹式负压吸引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药学实验取样器,结构新颖,操作简单,针头通过毛细管转动连接弯头,实现了取样时可以对样本的全方位吸取,且针头和毛细管的表面设有针帽,避免了放置过程中的空气污染,U型引流管设在透明观察袋的内腔,方便了在吸取的过程中,实验人员观察样本的变化,且U型引流管的末端设有负压吸引器,使实验人员在取样的时候,更为省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示意图。
图中:1透明观察袋、2U型引流管、3安装孔、4弯头、5毛细管、6针头、7短管、8手柄、9储液管、10负压吸引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药学实验取样器,包括透明观察袋1、毛细管5和短管7,透明观察袋1的末端设有手柄8,透明观察袋1的左侧面设有安装孔3,透明观察袋1的内腔安装有U型引流管2,且U型引流管2的引流口贯穿安装在安装孔3,U型引流管2的引流口转动连接弯头4,且弯头4通过毛细管5连接针头6,针头6和毛细管5的表面安装有针帽,U型引流管2的出液口连接储液管9,U型引流管2的末端通过短管7连接负压吸引器10,短管7的内腔底端设有单向进气阀,负压吸引器10和短管7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层,负压吸引器10为波纹式负压吸引球,该药学实验取样器,结构新颖,操作简单,针头6通过毛细管5转动连接弯头4,实现了取样时可以对样本的全方位吸取,且针头6和毛细管5的表面设有针帽,避免了放置过程中的空气污染,U型引流管2设在透明观察袋1的内腔,方便了在吸取的过程中,实验人员观察样本的变化,且U型引流管2的末端通过短管7设有负压吸引器10,U型引流管2的出液口连接储液管9,使实验人员在取样的时候,更为省力、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8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