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利工程清淤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9324.8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2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坤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3/9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721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利工程 清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车,属于通过抽吸或加压起作用进行作业的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建设与河道疏浚的过程中,时常要用到清淤的设备。目前,用于清淤的设备存在一定的缺陷,人工使用铁锨进行清淤作业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很大,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清淤,然而现有的清淤设备不能定向定点排放污泥,从而造成河道旁边污泥大量堆放,影响环境,同时现有的清淤设备机动性差,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车,能够做到定向定点排放淤泥,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与清淤质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车,包括车轮、淤泥收集箱、吸泥管、设置在淤泥收集箱内部的吸泥泵,吸泥泵与吸泥管的一端联接,淤泥收集箱的上面设有旋转底盘,该旋转底盘上设有驾驶室,驾驶室内设有控制系统,旋转底盘上安装有伸缩臂,吸泥管设置在该伸缩臂的内部,淤泥收集箱一侧的下部开设有排污仓门。
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利用控制系统能够控制伸缩臂与清淤车的行走,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清淤的质量。
所述吸泥管与伸缩臂的末端设有一喇叭状的吸泥盘,该吸泥盘的一侧联接一铲泥板,有利于提高清淤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所述伸缩臂内设有将伸缩臂与吸泥管联接在一起的固定套,避免吸泥管在伸缩臂内随意摆动,降低了吸泥管堵塞的概率。
工作过程与原理:
工作人员进入到驾驶室内,根据工作现场的具体情况利用控制系统操控清淤车,在旋转底盘带动伸缩臂旋转与伸缩臂的伸缩功能配合下,使得吸泥盘到达需要清理污泥的位置,启动吸泥泵,将淤泥吸入淤泥收集箱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利用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旋转底盘的旋转、伸缩臂的伸缩、清淤车的行走以及吸泥泵的开关,在它们的配合下,完成清淤车的清淤作业。本实用新型中的清淤车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清淤的质量,伸缩臂末端设置的喇叭状吸泥盘与设置在吸泥盘一侧的铲泥板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与清淤的质量,伸缩臂内用于固定吸泥管的固定套能够降低吸泥管堵塞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泥泵;2、车轮;3、排污仓门;4、淤泥收集箱;5、旋转底盘;6、驾驶室;7、控制系统;8、伸缩臂;9、吸泥管;10、固定套;11、吸泥盘;12、铲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水利工程清淤车,包括车轮2、淤泥收集箱4、吸泥管9、设置在淤泥收集箱4内部的吸泥泵1,吸泥泵1与吸泥管9的一端联接,淤泥收集箱4的上面设有旋转底盘5,该旋转底盘5上设有驾驶室6,驾驶室6内设有控制系统7,旋转底盘5上安装有伸缩臂8,吸泥管9设置在该伸缩臂8的内部,伸缩臂8内设有将伸缩臂8与吸泥管9联接在一起的固定套10,吸泥管9与伸缩臂8的末端设有一喇叭状的吸泥盘11,该吸泥盘11的一侧联接一铲泥板12,淤泥收集箱4一侧的下部开设有排污仓门3。
工作过程:
工作人员进入到驾驶室6内,根据工作现场的具体情况利用控制系统7操控清淤车,在旋转底盘5带动伸缩臂8旋转与伸缩臂8的伸缩功能配合下,使得吸泥盘11到达需要清理污泥的位置,启动吸泥泵1,将淤泥吸入淤泥收集箱4内,当淤泥收集箱4装满淤泥时,工作人员驾驶清淤车到指定的地方,打开排污仓门3,将淤泥排放出去。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利用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旋转底盘的旋转、伸缩臂的伸缩、清淤车的行走以及吸泥泵的开关,在它们的配合下,完成清淤车的清淤作业。本实用新型中的清淤车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清淤的质量,伸缩臂末端设置的喇叭状吸泥盘与设置在吸泥盘一侧的铲泥板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与清淤的质量,伸缩臂内用于固定吸泥管的固定套能够降低吸泥管堵塞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坤,未经王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93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点接触模式下的大面积硅表面织构化加工方法
- 下一篇:切管机的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