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并单元通道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9388.8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6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郭玥;雷鸣;郑欣;汪应春;汪司珂;马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并 单元 通道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电网中的计量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交 流采样功能的合并单元通道特性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在第二代智能变电站中,传统互感器 加带交流采样功能的合并单元的模式比较普遍,由于该类型合并单元 为测量设备,因此需要对其测量准确度进行检测。
带交流采样功能的合并单元通常是同时对多路电流和多路电压 信号进行采样,将各通道的实时采样数据合并于一路数字报文中传 输。
然而,在合并单元安装前的检测时,被测合并单元的SCD配置文 件不便获取或不是最终版,因此,无法方便准确的判断出各模拟量输 入接口与数字报文中各通道数据的对应关系及变比。
目前,常用的判断方法主要是应用专用软件读取SCD配置文件并 查看配置代码,或将报文中所有通道的数据全部描绘成波形人工判 断。这些方法均无法将合并单元的物理通道与报文通道直观的对应起 来,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具有判断错误的可能, 如果判断错误,合并单元的检测工作将无法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合并单元通道检测系 统,用于正确判别合并单元物理通道与报文通道的对应关系及设定变 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合并单元通道检测系统,包括被 测合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合并单元的输入和输出分别与通 道配置检测装置连接,通道配置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模拟信号 源、控制模块、数据计算模块和报文解析模块,模拟信号源连接到被 测合并单元的模拟量输入端,报文解析模块连接被测合并单元接收并 解析被测合并单元输出的报文。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模拟信号源输出相应的模拟信号,并同时接收 来自数据计算模块的频谱数据,剔除无效通道,进行相位角及变比的 计算与比较,确定通道配置。
所述模拟信号源由信号发生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实现同步输出 的6路交流电压信号源和6路交流电流信号源。
所述控制模块选用工业计算机。
所述被测合并单元安装在现场并接入互感器二次回路,且将TV 和TA信号转换为IEC61850报文供后级设备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通过合理设定模拟信号源的相位角, 可实现带交流采样功能的合并单元通道配置(包括通道对应关系和变 比设定,)的全自动判断,从而解决了在无法获得SCD配置文件的情 况下,被测合并单元通道配置判断难度大,耗时长,易出错的问题, 可有效提高合并单元安装前采样误差特性检测的效率;
2、对于设定完成后的合并单元,也可通过该方法来检查设定结 果,从而避免设定过程中的错误,确保合并单元正常运行;
3、判断依据为各通道信号相位角之间的相对量,不需与时钟同 步,适用于同步及非同步方式。
总之,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无法获取SCD配置文件且无同步信号的 情况下,对带交流采样功能的合并单元的通道配置进行自动检测,从 而快速获取被测合并单元的通道对应关系及变比设定情况,有效提高 合并单元采样误差特性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被测合并单元,200—通道配置检测装置,210—模拟 信号源,220—控制模块,230—数据计算模块,240—报文解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合并单元通道检测系统,包括被测合并单元 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合并单元100的输入和输出分别与通道 配置检测装置200连接,通道配置检测装置200包括依次连接的模拟 信号源210、控制模块220、数据计算模块230和报文解析模块240, 模拟信号源210连接到被测合并单元100的模拟量输入端,报文解析 模块240连接被测合并单元100接收并解析被测合并单元100输出的 报文。
所述控制模块220控制模拟信号源210输出相应的模拟信号,并 同时接收来自数据计算模块230的频谱数据,剔除无效通道,进行相 位角及变比的计算与比较,确定通道配置。
所述模拟信号源210由信号发生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实现同步 输出的6路交流电压信号源和6路交流电流信号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93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