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阀阻垢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9850.4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1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云松增压恒温科技有限公司;陶正年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20 浙江省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阀阻垢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恒温阀的阻挡水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恒温阀内部活动结构件与流道连通,导致水垢沉积在活动件及其间隙阻碍活动件的灵活性。严重缩短恒温阀使用寿命,造成返修率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流道与恒温阀活动结构之间加以区隔,以简单可靠的方式,使水垢这一恒温阀最大公敌危害降至最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温阀阻垢墙,包括橡胶膜软体加硬衬墙,金属或塑料墙加橡胶膜的软硬体结合墙,金属或塑料硬体墙加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温阀阻垢墙一端与恒温阀调节体接触,另一端与调温动圈接触,利用墙体将调温活动件与流道区隔开来,所述的恒温阀阻垢墙至少有一处可变形或移动结构,以保证调温动圈移动灵活性。所述的恒温阀阻垢墙变形为推移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显著降低恒温阀返修率,延长恒温阀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恒温阀阻垢墙橡胶膜软体加硬衬结构主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恒温阀阻垢墙金属或塑料墙加橡胶膜的软硬体结合墙结构主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恒温阀阻垢墙金属或塑料硬体墙小端移动结构主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恒温阀阻垢墙金属或塑料硬体墙大端移动结构主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恒温阀阻垢墙金属或塑料硬体墙变形为推移件结构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橡胶膜1,支撑圈2,调节体3,调温动圈4,调温舱5,流道6。
本实施例橡胶膜1的大端与支撑圈2接触以封阻水垢,橡胶膜1的小端与调温动圈4接触以封阻水垢。在橡胶膜1内部衬以硬质支撑圈2以免橡胶膜1被水压瘪。利用橡胶膜1小端面的弹性变形结构保证调温动圈4沿轴向移动。同时利用橡胶膜将原来直通调温机构的流道一分为二阻隔成调温舱5与流道6。
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施例包括硬质墙7,软质橡胶墙8,调节体9,调温动圈10,调温舱11,流道12。
本实施例中硬质墙7的大端与调节体9连接并固定,硬质墙7的小端支撑住软质橡胶墙8的外缘。在软质橡胶墙8内孔箍于调温动圈10外圆,以利用软质橡胶墙8的弹性变形保证调温动圈10的轴向移动。同时利用硬质墙7和软质橡胶墙8共同将原来直通调温机构的流道一分为二阻隔成调温舱11与流道12。
实施例3:参见图3,本实施例包括硬质墙13,橡胶密封圈14,调节体15,调温动圈16,调温舱17,流道18。
本实施例中硬质墙13的大端与调节体15连接,硬质墙13的小端孔内装有橡胶密封圈14。橡胶密封圈14箍于调温动圈16外圆,利用橡胶密封圈14的弹性变形保证调温动圈16的轴向移动。同时利用硬质墙13和橡胶密封圈14共同将原来直通调温机构的流道一分为二阻隔成调温舱17与流道18。
实施例4:参见图4,本实施例包括橡胶密封圈19,硬质墙20,调节体21,调温动圈22,调温舱23,流道24。
本实施例中硬质墙20的大端通过橡胶密封圈19与调节体21活动连接,硬质墙20的小端与调温动圈16固定连接,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5:参见图5,本实施例包括橡胶密封圈25,硬质墙26,调节体27,调温动圈28,调温舱29,流道30。
本实施例中对硬质墙26实施变形成为调温推移件而推动调温动圈28工作。其余与实施例4相同。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比如文中所述的各不同实施例之间相互采用不同的结构组合方式或对阻垢墙实施其它方式的变形而区隔恒温阀流道与调温区构件的结构。总之,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云松增压恒温科技有限公司;陶正年,未经余姚市云松增压恒温科技有限公司;陶正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9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冷循环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档位碰珠结构改进的陶瓷阀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