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并联电抗器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测试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2750.7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4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成;李伟;王刘芳;甄超;吴兴旺;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并联 电抗 绕组 连同 套管 绝缘 电阻 测试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高压试验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检测高压并联电抗器绕组连同套管绝缘电阻的测试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压等级逐渐提高,输电线路大量采用分裂导线,线路电容很大,大量容性功率通过系统感性元件时,会导致末端电压升高。因此,为了增加输电线路输送能力,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极限,需要在长线路首末端装设并联电抗器,以补偿线路上的电容电流,削弱荣升效应,从而限制工频电压的升高。
对于高压电气设备,当绝缘受潮或有其它贯通的集中性缺陷时,如开裂、脏污,绝缘电阻值会明显下降。所以,根据绝缘电阻的大小可以了解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能有效地发现设备局部或整体受潮和脏污,以及绝缘击穿和严重过热老化等缺陷。
目前针对高压并联电抗器开展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的测试需要拆除高压一次引接线,停电时间较长,而且拆装引接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登高机械设备,拆装引接线对人身和设备安全也是巨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拆引线的高压并联电抗器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测试电路,以期提高开展高压并联电抗器绕组连同套管绝缘电阻测试的试验效率,缩短停电时间,同时降低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高压并联电抗器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测试电路的结构特点是:高压并联电抗器高压套管的顶部桩头一路与高压母线通过高压引线相连接,一路与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套管的顶部桩头采用铜导线相连;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与高压并联电抗器夹件短接;绝缘电阻测试仪的L端子与高压并联电抗器高压套管的顶部桩头采用测试导线相连接,所述绝缘电阻测试仪的E端子与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采用测试导线相连接,绝缘电阻测试仪的G端子接于高压并联电抗器接地铜排。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不拆引线的测试电路,因无需拆除和复装高压一次引线,因而有效提高了开展高压并联电抗器绕组连同套管绝缘电阻测试的试验效率,缩短停电时间,同时也避免了拆装高压一次引线过程中的人身与设备安全隐患。
2、采用本测试电路在不拆除高压并联电抗器高压引线的状态下进行测试,去除了高压绕组所连外部设备对地的绝缘电阻所产生的影响,确保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线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图中标号:1高压母线,2高压并联电抗器高压套管,3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套管,4绝缘电阻测试仪,5高压并联电抗器接地铜排,6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7高压并联电抗器夹件,8高压并联电抗器,R套为高压并联电抗器高压套管和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套管等效对地的绝缘电阻,R绕组对铁心为高压并联电抗器绕组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的绝缘电阻,R0为绝缘电阻测试仪的内部限流电阻,R铁心对地为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对地的绝缘电阻,R铁心对夹件为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对高压并联电抗器夹件的绝缘电阻,R绕组对夹件为高压并联电抗器绕组对高压并联电抗器夹件的绝缘电阻,R夹件对地为高压并联电抗器夹件对地的绝缘电阻,R外为高压并联电抗器绕组所连外部设备对地的绝缘电阻,L为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测试端子L,E为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测试端子E,G为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测试端子G。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高压并联电抗器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测试电路的结构形式是将高压并联电抗器高压套管2的顶部桩头一路与高压母线1通过高压引线相连接,另一路与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套管3的顶部桩头采用铜导线相连;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6与高压并联电抗器夹件7短接;绝缘电阻测试仪4的L端子与高压并联电抗器高压套管2的顶部桩头采用测试导线相连接,所述绝缘电阻测试仪4的E端子与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6采用测试导线相连接,绝缘电阻测试仪4的G端子接于高压并联电抗器接地铜排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27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