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捞渣瓢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5104.6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8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闵金忠;闵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闵金忠 |
主分类号: | B22D43/00 | 分类号: | B22D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0 | 代理人: | 张维东 |
地址: | 20013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捞渣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炼钢领域的捞渣瓢。
背景技术
在炼钢时,电炉、铸铁反射炉在融化钢水时,在钢水表面会漂浮些废渣,需要将这些废渣捞出,现有使用木材或钢板材料制成的扒渣块,由于温度较高,木材无法长时间使用,而钢板材料很重,使用时体力消耗很大;若使用专用的除渣设备又很昂贵,且步骤繁琐、耗时。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工具来捞除炼钢时漂浮在钢水表面的废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捞渣瓢,可以方便捞除炼钢时漂浮在钢水表面的废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捞渣瓢,包括瓢体、把手,所述瓢体为圆形,中间形成弧形的凹陷,在瓢体的内部设置有由铁丝和钢筋形成的固定框架。
所述固定框架的形状为:
在瓢体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铁丝,三个的圆形铁丝为同心圆,三个圆形铁丝的左侧、右侧、上侧、下侧分别通过铁丝连接,在连接处通过焊接形成一体;在下侧的铁丝上设置有一钢筋,所述钢筋与下侧的铁丝通过焊接形成一体。
所述钢筋的下侧伸出到瓢体外;所述把手与钢筋的下侧连接,在瓢体上设置有13个圆孔。
上述的一种捞渣瓢,其中,所述圆形铁丝和左侧、右侧、上侧、下侧连接的铁丝采用直径为3.4mm的铁丝。
上述的一种捞渣瓢,其中,所述钢筋直径为16mm。
上述的一种捞渣瓢,其中,所述瓢体的直径为28~30cm。
上述的一种捞渣瓢,其中,所述圆孔的直径为25~30mm。
上述的一种捞渣瓢,其中,所述把手的长度为2~2.5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质地坚硬、耐高温,在使用时,操作轻便灵活,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生产成本低,对提高经济效益、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捞渣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捞渣瓢的瓢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捞渣瓢的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瓢体;
2把手;
3钢筋;
4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捞渣瓢,包括瓢体1、把手2,瓢体的直径为28~30cm,把手的长度为2~2.5m。
瓢体1为圆形,中间形成弧形的凹陷,请参见图2。
在瓢体1的内部设置有由铁丝和钢筋3形成的固定框架,请参见图3,固定框架的形状为:
在瓢体1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铁丝,三个的圆形铁丝为同心圆,三个圆形铁丝的左侧、右侧、上侧、下侧分别通过相同的铁丝连接,在连接处通过焊接形成一体,圆形铁丝和左侧、右侧、上侧、下侧连接的铁丝采用直径为3.4mm的铁丝。在下侧的连接铁丝上设置有一钢筋3,钢筋3与下侧的连接铁丝通过焊接形成一体,钢筋直径为16mm。
钢筋3的下侧伸出到瓢体1外,钢筋的下侧与把手2连接,并在瓢体1上设置有13个圆孔4,圆孔4的直径为25~3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法制成:
(1)使用铁丝和钢筋制作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制作方法为:将三个大小不一的圆形铁丝同心圆排列,在三个圆形铁丝的左侧、右侧、上侧、下侧分别放置相同粗细的铁丝,在连接处通过焊接形成一体,在下侧的铁丝上设置一钢筋,钢筋与下侧的铁丝通过焊接形成一体。
(2)称取适量氯化镁,用水溶解,氯化镁和水的重量配比为1:1。
(3)将轻烧镁和木屑加入到溶解的氯化镁中,使用搅拌机搅拌至粘稠状,氯化镁、轻烧镁、木屑的重量配比为1:1:1;搅拌机搅拌的时间为15~20分钟。
(4)将固定框架放置在预先准备的模具中,并将搅拌后的溶液倒入模具中,大约12小时后,溶液半凝固,这时在半干的溶液表面的固定位置进行打孔。打孔位置如图1所示:最小的圆形铁丝中间一个圆孔,最小的圆形铁丝和第二小的圆形铁丝中间均匀分布4个圆孔,在第二小的圆形铁丝与最大的圆形铁丝中间设置有8个圆孔。
(5)大约24小时后,溶液完全凝固,将捞渣瓢取出,并在钢筋的下侧安装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闵金忠,未经闵金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5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锂电池极耳裁切机
- 下一篇:铁水包加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