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水高灵敏度圆管水听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7535.6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8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姚纪元;孙好广;徐余;诸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H3/00 | 分类号: | G01H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4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灵敏度 圆管 水听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声换能器和水声探测领域,主要是一种深水高灵敏度圆管水听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海洋的探测领域越来越广,人们对海洋的关注已经从浅海 跨越到了深海,各种探测器从两三千米到六七千米,乃至一万米频繁在大洋里考查。目前所 使用的深水换能器以压力补偿形式为主,生产工艺复杂,外形较大。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耐 压,实现了水听器的小尺寸,并通过优化设计达到了高灵敏度和宽带内的幅度平坦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应用于万米 水深的深水高灵敏度圆管水听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深水高灵敏度圆管水听器,包括 绝缘垫片、电极片、压电陶瓷圆管、端盖、深水连接器、玻璃布、屏蔽网和硫化橡胶层;压 电陶瓷圆管极化方式为径向极化,其中一半极化方向为内正外负,一半极化方向为内负外正, 电路连接方式为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所述的绝缘垫片、电极片、端盖、深水连接器和压 电陶瓷圆管同轴排列并用环氧粘接剂粘接;所述玻璃布缠绕在粘接好的绝缘垫片、电极片、 端盖、深水连接器和压电陶瓷圆管外壁;所述屏蔽网缠绕在玻璃布外侧,并通过硫化橡胶层 进行水密。
所述压电陶瓷圆管共4个,极化方式为径向极化,其中两个极化方向为内正外负,两个 极化方向为内负外正,电路连接方式为两串两并。
所述绝缘垫片陶瓷材料,电极片为黄铜材料,端盖为钢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深水连接器为固定型号产品。
上述技术方案中,玻璃布、屏蔽网和硫化橡胶层依次包覆在粘接好的绝缘垫片、电极片、 压电陶瓷圆管、端盖和深水连接器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a)本实用新型的深水高灵敏度圆管水听器通过合理设计,最大工作水深可达到一万米。
b)本实用新型压电陶瓷圆管内壁可选择性安装前置放大电路板,提高水听器输出信号幅 值和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c)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实现了高灵敏度和较宽频带内的信号平坦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深水高灵敏度圆管水听器结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灵敏度曲线示意图。
附图说明:电极片1,绝缘垫片2,压电陶瓷圆管3,端盖4,深水连接器5,玻璃布6,屏蔽 网7,硫化橡胶层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这种深水高灵敏度圆管水听器,包括绝缘垫片2、电极片1、压电陶瓷圆管3、 端盖4、深水连接器5、玻璃布6、屏蔽网7和硫化橡胶层8;压电陶瓷圆管3极化方式为径 向极化,以偶数个为佳,其中一半极化方向为内正外负,一半极化方向为内负外正,电路连 接方式为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所述的绝缘垫片2、电极片1、端盖4、深水连接器5和压 电陶瓷圆管3同轴排列,由装配夹具保证同心度,用环氧粘接剂粘接;所述玻璃布6缠绕在 粘接好的绝缘垫片2、电极片1、端盖4、深水连接器5和压电陶瓷圆管3外壁,厚度0.5~ 1.5mm为佳;所述屏蔽网7缠绕在玻璃布外侧,以50~200目铜网1~3层为佳,最后通过硫 化橡胶层8进行水密。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陶瓷圆管共4个,极化方式为径向极化,其中两个极化方向为内正 外负,两个极化方向为内负外正,电路连接方式为两串两并。
所述绝缘垫片陶瓷材料,电极片为黄铜材料,端盖为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水听器压电陶瓷圆管3采用“PZT-5”型压电材料,共4个压电陶瓷圆管3, 其中2个压电陶瓷圆管3极化方向为内正外负,2个压电陶瓷圆管3极化方向为内负外正, 电连接方式为串联;采用陶瓷制作绝缘垫片2,采用铜制作电极片1,使用前进行清洁处理。
将准备好的元器件按以下顺序装配:
(1)在压电陶瓷圆管和电极片上焊接电极引线。
(2)在端盖4、电极片1、压电陶瓷圆管3、绝缘垫片2、压电陶瓷圆管3的粘接面均匀涂上环 氧粘接剂,按顺序依次粘接好,粘接时保证同心。
(3)将步骤(2)中固化好的器件用环氧粘接剂粘接在深水连接器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7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动车的自我保护操作模式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